灭火救援业务理论题库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沙林事件特点有()。

  • A.突发性强,危害大
  • B.易造成交叉感染
  • C.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 D.政治影响大
  • E.救援难度大
21

直流水枪在火场一般用作。()

  • A.扑救一般的固体物质火灾
  • B.灭火时的辅助冷却
  • C.扑救油类物质火灾
  • D.灭火时的辅助气化
22

扑救粮食仓库火灾注意事项有哪些?()

  • A.及时组织火情侦查
  • B.及时疏散物质
  • C.防止库房和粮囤坍塌伤人
  • D.防止爆炸
23

救生抛投器分为。()

  • A.陆用型
  • B.水、陆两用型
  • C.水用型
  • D.空气中使用型
24

扑救特殊情况下火灾,按照()和()的原则。

  • A.救人第一
  • B.积极抢救保护财产
  • C.抢救财产第一
  • D.消灭火灾第一
25

关于消防站器材投资估算指标(万元)表述错误的有()。

  • A.一级普通消防站180~350
  • B.二级普通消防站150~300
  • C.特勤消防站600~1100
  • D.战勤保障消防站700~1400
27

关于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数量正确的有()。

  • A.一级普通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B.二级普通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C.特勤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D.战勤保障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29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同时开启时用水量之和是。()

  • A.室内消防用水量
  • B.室外消防用水量
  • C.建筑消防用水量
  • D.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
30

一级普通消防站二级化学防护服配备标准是()。

  • A.4套/站
  • B.5套/站
  • C.6套/站
  • D.7套/站
32

液化石油气泄漏点燃准备的前提不包括()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点燃后虽有人员全部撤离
33

建筑物的高度不大,可采用沿楼梯铺设水带的方法供水,如高度较大,则应采用的方法供水。()

  • A.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 B.从外墙窗口
  • C.利用水泵接合器
  • D.从外墙窗口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34

危险化学品槽车事故侦察检测,主要查明的内容不包括()

  • A.查明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
  • B.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
  • C.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 D.查明周边有无造成二次事故隐患
35

临时棚厦搭建应选用()。

  • A.易燃材料
  • B.无坚韧性材料
  • C.危险材料
  • D.非燃或难燃材料
37

台风灾害事故特点不包括()。

  •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 C.易于控制,简单处理
  • D.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40

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很容易引发()。

  • A.单一性爆炸
  • B.爆炸燃烧
  • C.泄漏燃烧
  • D.混合型爆炸
41

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 A.着火点
  • B.闪点
  • C.燃点
  • D.自燃点
42

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不包括()。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根据现场清空适时点火
44

回燃是在()附近发生的非均匀预混燃烧。

  • A.密闭房间的吊顶
  • B.烟气与空气交界面
  • C.房间地面
  • D.房间四周墙壁
46

铁军中队是指人员满编配齐,装备配备精良,队员素质过硬,攻坚作战能力强,()的公安消防中队。

  • A.能够圆满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
  • B.能够圆满完成日常灭火救援任务
  • C.能够出色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
  • D.能够出色完成日常灭火救援任务
47

苯与()能发生强烈反应。

  • A.还原剂
  • B.氧化剂
  • C.催化剂
  • D.稳定剂
48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 A.镁粉
  • B.钾
  • C.动物油
  • D.过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