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0
-
沙林事件特点有()。
- A.突发性强,危害大
- B.易造成交叉感染
- C.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 D.政治影响大
- E.救援难度大
- A.扑救一般的固体物质火灾
- B.灭火时的辅助冷却
- C.扑救油类物质火灾
- D.灭火时的辅助气化
- A.及时组织火情侦查
- B.及时疏散物质
- C.防止库房和粮囤坍塌伤人
- D.防止爆炸
- 23
-
救生抛投器分为。()
- A.陆用型
- B.水、陆两用型
- C.水用型
- D.空气中使用型
- A.救人第一
- B.积极抢救保护财产
- C.抢救财产第一
- D.消灭火灾第一
- A.一级普通消防站180~350
- B.二级普通消防站150~300
- C.特勤消防站600~1100
- D.战勤保障消防站700~1400
- A.呼喊
- B.敲击
- C.喘息
- D.呻吟声
- A.一级普通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B.二级普通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C.特勤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D.战勤保障消防站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配备不少于3个。
- A.安全第一
- B.预防为主
- C.防消结合
- D.救人第一
- A.室内消防用水量
- B.室外消防用水量
- C.建筑消防用水量
- D.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
- A.4套/站
- B.5套/站
- C.6套/站
- D.7套/站
- A.2
- B.3
- C.4
- D.5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点燃后虽有人员全部撤离
- A.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 B.从外墙窗口
- C.利用水泵接合器
- D.从外墙窗口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 A.查明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
- B.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
- C.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 D.查明周边有无造成二次事故隐患
- 35
-
临时棚厦搭建应选用()。
- A.易燃材料
- B.无坚韧性材料
- C.危险材料
- D.非燃或难燃材料
- A.上风
- B.下风
- C.中部
- D.距火源最近
-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 C.易于控制,简单处理
- D.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 A.易损
- B.易燃
- C.易分解
- D.易反应
- A.加温、加碱
- B.降温
- C.灼烧
- D.溶水
- A.单一性爆炸
- B.爆炸燃烧
- C.泄漏燃烧
- D.混合型爆炸
- A.着火点
- B.闪点
- C.燃点
- D.自燃点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根据现场清空适时点火
- A.不应
- B.严禁
- C.应
- D.必须
- A.密闭房间的吊顶
- B.烟气与空气交界面
- C.房间地面
- D.房间四周墙壁
- A.2.5mg/L
- B.1.5mg/L
- C.2.3mg/L
- D.1.3mg/L
- A.能够圆满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
- B.能够圆满完成日常灭火救援任务
- C.能够出色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
- D.能够出色完成日常灭火救援任务
- 47
-
苯与()能发生强烈反应。
- A.还原剂
- B.氧化剂
- C.催化剂
- D.稳定剂
- 48
-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 A.镁粉
- B.钾
- C.动物油
- D.过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