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专业初级技能选择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

  • A.侦察检测
  • B.进行人员和任务分工,快速展开救援行动
  • C.救生排险
  • D.做好保障
  • E.现场急救
3

高层建筑火灾供水方法主要有 ()。

  • A.启动固定消防水泵供水
  • B.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
  • C.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直接向火场供水
  • D.通过消防车直接向火场供水
4

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应遵循基本原则有()。

  • A.政府领导,统一指挥
  • B.快速行动,科学处置
  • C.以人为本,救人优先
  • D.灵活指挥,因情施救
  • E.加强保障,连续作战
5

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社会抢险救援任务主要有()。

  • A.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 B.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 C.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 D.参加地方政府各类庆典保卫活动
  • E.各类特殊火灾救援
6

垂直铺设水带方法正确的是()

  • A.消防员携带水枪和1盘65mm水带沿楼梯攀登至指定楼层窗口处,上身微探出窗口
  • B.消防员携带水枪和2盘65mm水带沿楼梯攀登至指定楼层窗口处,上身微探出窗口
  • C.消防员携带水枪和1盘80mm水带沿楼梯攀登至指定楼层窗口处,上身微探出窗口
  • D.在楼面将水带甩开,双手交替将水带一端接口垂直施放至地面,并利用水带挂钩固定水带,将水带一端接口与水枪连接,动作完成后,“举手”示意供水,成立式射水姿势
7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人的顺序是()。

  • A.由深入浅
  • B.由外向内
  • C.先易后难
  • D.先重伤后轻伤
  • E.先救人后救物
8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生排险的主要措施有()。

  • A.迅速清除现场障碍,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供救援车辆出入的通道
  • B.立即疏散建筑结构受到影响,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内人员
  • C.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倒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
  • D.对现场有可能再次发生倒塌的建筑物要采取加固或事先拆除等措施
  • E.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扑灭事故次生火灾
9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人的顺序是()。

  • A.由深入浅
  • B.由外向内
  • C.先易后难
  • D.先重伤后轻伤
  • E.先救人后救物
10

苯泄漏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主要有()。

  • A.指挥部的位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扩散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 B.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 C.有限空间内发生泄漏,有人中毒时,可使用移动排烟机送风配合施救行动
  • D.对吸入中毒人员,应迅速撤离染毒区至新鲜空气处
  • E.对皮肤受到污染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1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A.检查气瓶压力及系统气密性。逆时针方向旋转瓶阀手轮至少2圈。
  • B.将气瓶底部朝向自己,然后展开肩带,并将其分别置于气瓶两边。两手同时抓住背架体两侧,将呼吸器举过头顶。同时,两肘内贴近身体,身体稍微前倾,使呼吸器自然滑落于背部,同时确保肩带环顺着手臂滑落在肩膀上。然后,站直身体,向下拉下肩带,将呼吸器调整到舒适的位置,使臀部承重。
  • C.将肩带上的雄腰扣插入雌腰扣内,然后将腰带左右两侧的伸出端同时向侧后方拉动,将腰带收紧。检查面罩组件,戴上面罩,检查面罩气密性。
  • D.打开瓶阀,逆时针方向旋转瓶阀手轮至少2圈。
  • E.使用结束后,卸下面罩,关闭供气阀。
12

消防员灭火防护胶靴适用于一般火场、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救援作业时穿着。但不能用于()

  • A.有强腐蚀性液体
  • B.气体存在的化学事故现场
  • C.有强渗透性军用毒剂
  • D.生物病毒存在的事故现场
  • E.带电的事故现场
13

连体式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由()等单体部分组成。

  • A.连体隔热衣裤
  • B.隔热头罩
  • C.隔热手套
  • D.隔热脚盖
14

抢险救援的一般处置程序和方法有()。

  • A.接警出动
  • B.个人防护
  • C.破拆救生
  • D.设立警戒
  • E.洗消处理
15

穿着一级化学防护服可以进入()等场所作业。

  • A.高温
  • B.盐酸
  • C.氯气
  • D.无氧
  • E.硝酸
  • F.汽油
16

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行动中将警戒区域划分为()。

  • A.特危区
  • B.重危区
  • C.中危区
  • D.轻危区
  • E.安全区
17

公路交通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

  • A.及时救人是救援人员现场处置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方面,应最大限度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 B.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从不同的入口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往现场。
  • C.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往事发现场投入救援。
  • D.使用破拆工具破拆车体时,应使用雾状水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
  • E.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
18

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条件()

  • A.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厂房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4层,
  • B.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公共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5层,
  • C.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库房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5层,
  • D.高层工业建筑
  • E.高层民用建筑
19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用途()

  • A.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
  • B.能扑救涉及600V以下的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
  • C.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配置于储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实验室、民用的油浸变压器室和高、低配电室等场所;
  • D.二氧化碳灭火器还可以用于替代非必要场所的1211灭火器
20

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难度大的原因是()。

  • A.事故的偶然性大
  • B.地点、时间不定
  • C.事故类型多样,救援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 D.事故造成道路堵塞,难以到达
  • E.报警人延误报警时机
22

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

  • A.消防部队应加强同公安、医疗救护、水、电、燃气、交通、民政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 B.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物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进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 C.加强现场监护工作,严防倒塌事故再次发生。
  • D.严禁站在建筑废墟上从上至下进行施救,防止被埋压人员受到二次挤压伤害。
  • E.为了尽可能的挽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
23

搜索的方法主要有()。

  • A.人工搜索
  • B.搜救分队搜索
  • C.技术搜索
  • D.生命探测仪搜索
  • E.搜救犬搜索
24

隧道交通事故的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

  • A.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 B.设立警戒
  • C.排除险情
  • D.按照公路交通事故的救援措施,开展人员救助
  • E.疏导转移
26

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性能指标正确的有()

  • A.接收延时间小于5秒
  • B.连续工作时间应大于10小时
  • C.工作温度-25~70℃
  • D.通信距离应大于1000米
27

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主要有()。

  • A.车辆事故频率高
  • B.人员伤亡大
  • C.人员疏散困难
  • D.救援难度大
  • E.易引发次生灾害
28

狭小空间撤离时机与方法()

  • A.保护人员连续拉动安全绳1次,发出撤离收绳信号,保护人员缓缓收绳。
  • B.救援人员到达狭窄通道转弯处时,拉动安全绳1次,发出停止收绳信号,保护人员停止收绳。然后救援人员继续匍匐前进,通过转弯处后连续拉动安全绳2次发出撤离收绳信号,保护人员缓缓收绳。
  • C.当救援人员通过狭窄通道到达出口,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 D.保护人员连续拉动安全绳2次,发出撤离收绳信号,保护人员缓缓收绳。
29

如何正确选择内攻路线()

  • A.选择有利于直攻火点的位置进行,建立进攻起点,延伸内攻路线
  • B.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实施内攻灭火的路线应选在向地下建筑内进风的安全出入口、扶梯等途径
  • C.建筑火灾内攻灭火路线应主要选择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等途径;
  • D.选择便于撤离的路线作为进攻路线
30

砖木结构建筑火灾的特点主要有()。

  • A.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 B.易形成立体火灾
  • C.建筑易垮塌
  • D.交通、水源不利,扑救难度大
  • E.易造成人员伤亡
31

公安消防部队所担负的抢险救援任务主要特点有()。

  • A.多样性
  • B.突发性
  • C.复杂性
  • D.危险性
  • E.艰巨性
32

灭火器按充装的灭火剂分类分为()

  • A.氮气灭火器
  • B.干粉型灭火器
  • C.二氧化碳灭火器
  • D.洁净气体灭火器
  • E.水基型灭火器
33

二级防护标准为()。

  • A.全身
  • B.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 C.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D.封闭式防化服
  • E.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34

下列那几项属于苯的特性()。

  • A.苯为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
  • B.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1.2%~8%
  • C.苯不溶于水,其蒸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2.7倍
  • D.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 E.苯属中等毒类
35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采用垂直铺设水带方式供水,必需考虑()。

  • A.消防车最大供水高度
  • B.消防车停放位置
  • C.水带耐压性能
  • D.水带连接强度
36

消防员避火防护服穿着要求有()

  • A.穿着前应认真检查消防员避火防护服有无破损,如服装破损严禁使用。
  • B.消防员避火防护服较其他衣服稍重,穿时需要人员协助。
  • C.消防员避火防护服穿戴应独立完成。
  • D.穿着消防员避火防护服必须配戴空气呼吸器和通信器材,保证在高温状态下的正常呼吸,以及与指挥人员的联系。
37

撤退路线有哪几类()

  • A.沿导向绳撤离
  • B.沿楼梯撤退
  • C.沿承重墙撤离
  • D.沿水带线路撤离
38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等组成。

  • A.消火栓箱、消防水箱
  • B.室内管网、市政入户管
  • C.消防水池、消防水泵
  • D.水泵接合器、消防控制室
  • E.湿式报警阀、配水管
39

卧射姿势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防员右脚后退一步并下蹲,双手前伸支撑上体
  • B.右手将水枪按在地上
  • C.双脚向后叉开伸直,脚尖向外,脚跟相对与肩同宽
  • D.右臂肘部着地握水枪前部,左手小臂着地扶水带目视前方。
40

实施三级防护的区域为()。

  • A.低毒中度危险区
  • B.微毒中度危险区
  • C.微毒轻度危险区
  • D.低毒轻度危险区
  • E.剧毒中度危险区
41

垂直铺设水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 A.水带不得脱口、卡口
  • B.参训人员应着灭火防护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 C.水带不得扭转,楼梯转角处水带要留有机动长度
  • D.水带要固定在坚固物体上
42

消防员应学会消防员呼救器的使用方法,在训练中应实现哪几个功能()

  • A.实现预报警功能
  • B.实现自动报警功能
  • C.实现静止报警功能
  • D.实现手动报警功能
46

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可分为().

  • A.计算机型
  • B.非计算机型
  • C.台式型
  • D.计算机型和非计算机型
48

目前我国的分水器主要分为()

  • A.二分水器
  • B.三分水器
  • C.二分水器和三分水器
  • D.集水器
49

以下不属于正确的射水方法是:()

  • A.立式射水方法
  • B.跪式射水方法
  • C.卧式射水方法
  • D.单手式射水方法
51

室外地下消火栓的优点是()

  • A.不易冻结
  • B.目标明显
  • C.易寻找和使用
  • D.易损坏
56

下列不属于消防防坠落辅助设备的是()

  • A.手式上升器
  • B.胸式上升器
  • C.脚式上升器
  • D.水带挂钩
58

以下关于隔热防护服维护保养说法错误的是:()

  • A.灭火或训练后,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应及时清洗、擦净、晾干
  • B.隔热层和外层可以一起清洗,清洗时不能使用硬刷或用强碱,以免影响防水性能。
  • C.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在运输中应避免与油、酸、碱等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药品混装。
  • D.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