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mri技师大型医疗设备岗前业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呼吸门控描述,正确的是()

  • A.呼吸运动伪影干扰胸腹部的成像
  • B.胸腹部MR检查需使用呼吸门控
  • C.一般在每一呼吸周期的吸气相采集数据
  • D.呼吸触发及呼吸门控技术与心电触发及门控技术相似
  • E.触发是利用呼吸的波峰固定触发扫描达到同步采集数据
2

关于MR设备梯度磁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磁共振成像使用了3个相互垂直的梯度磁场
  • B.只有Z轴梯度磁场可以进行选层
  • C.只有X,Y方向梯度磁场可以进行相位和频率编码
  • D.梯度磁场还可以用来产生回波信号
  • E.流动补偿技术需要使用梯度磁场
3

关于数字X线信息影像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照体为信息源
  • B.X线为信息载体
  • C.X线诊断是X线影像信息传递与的过程
  • D.信息影像形成的质量,取决于被照体与后处理
  • E.经显影处理后形成X线信息影像
4

CR各成像环节中,需要IP板参与的是()

  • A.X线曝光
  • B.图像阅读
  • C.激光读出
  • D.图像擦除
  • E.图像显示
5

有关细胞内对比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应用最早、最广泛
  • B.入血后与相关的组织结合
  • C.肝细胞对比剂属于此类
  • D.组织内皮系统对比剂属于此类
  • E.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 为目标靶来分布
6

脑垂体瘤术后,T1加权在垂体高信号,最合理的扫描方法是()

  • A.做动态增强扫描
  • B.T2加权加脂肪抑制技术
  • C.GRE序列T2※加权
  • D.相同层面T1加脂肪抑制
  • E.做常规增强扫描除外肿瘤复发
7

胸部高分辨力扫描的骨窗应为()

  • A.W300-350HU, C30-50HU
  • B.W500-1000HU, C30-50HU
  • C.W1000-2000HU, C30-50HU
  • D.W1000-2000HU, C300-500HU
  • E.W1000-2000HU, C600-800HU
8

膝关节MRI扫描应选用的最佳脉冲序列是()

  • A.SE序列T1加权,梯度回波T2加权
  • B.SE序列T1,T2加权
  • C.SE序列T1加权,质子密度加权
  • D.SE序列T1加权,STIR序列
  • E.梯度回波T1加权,T2加权
9

GRE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不包括()

  • A.可选用较短的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
  • B.射频冲能量较小,SAR值降低
  • C.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大于90°脉冲
  • D.产生横向磁化矢量的效率较高
  • E.图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10

有关回波链长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回波链长度,即ETL
  • B.回波链长度是一个TR周期内出现的回波次数
  • C.回波链长度一般可以选择4-32
  • D.常用于FSE序列
  • E.仅用于梯度回波序列
12

MRI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适应症不包括()

  • A.肝癌
  • B.垂体微腺瘤
  • C.乳腺癌
  • D.肾癌
  • E.骨转移
13

克服心脏搏动伪影效果最好的是()

  • A.心电门控
  • B.呼吸门控
  • C.预饱和技术
  • D.脉搏门控
  • E.血流补偿技术
14

有关靶物质原子序数对X强度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决定特性放射的X线量
  • B.决定连续放射的X线质
  • C.原子序数低则X线产生效率高
  • D.不同靶物质的K特性线波长相同
  • E.靶物质原子序数影响X线量和质
15

关于时间飞跃法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充分利用了注入增强效应和去相位效应
  • B.静态组织经过连续激励,达到稳定饱和状态
  • C.进入成像层面的未激励血流,呈高信号
  • D.如果血流速度足够快,血管呈现高信号
  • E.可分为二维和三维时间飞跃法
16

头颅MR图像上,颅骨与脑表面在频率编码方向上出现环形白条纹,此伪影是()

  • A.化学位移伪影
  • B.卷褶伪影
  • C.设备伪影
  • D.截断伪影
  • E.交叉对称信号伪影
17

有关反转恢复EPI的作叙述,错误的是()

  • A.EPI采集前先施加的是180°反转恢复预脉冲
  • B.可产生典型的T2加权图像
  • C.EPI与IR序列脉冲结合
  • D.180°反转恢复预脉冲增加TI对比
  • E.选择适当的TI时,可以获得脂肪抑制或液体抑制影像
18

增强扫描时,造影剂量要比常规剂量小的部位是()

  • A.肝脏增强
  • B.脑垂体增强
  • C.脑增强
  • D.乳腺增强
  • E.心肌灌注
19

关于肝、胆、脾、肾,腹膜后疾患的MRI检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CT差
  • B.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CT差
  • C.对肝内胆管扩张应不能行MRCP检查
  • D.对腹膜后的占位性病变不能做出比较明确的定位诊断
  • E.对腹部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可做出比较明确的定性诊断
20

有关腰椎MRI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SE序列T1加权,脊柱松质骨部分呈中等强度信号
  • B.骨松质被信号强度低的骨皮质包绕
  • C.随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脂肪信号减少
  • D.SE序列T1加权,骨髓腔呈弥漫斑点状高信号
  • E.SE序列T2加权,骨髓腔呈中等强度信号
22

关于摄影学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图像是用能量或物性量把被照体信息表现出来的图案
  • B.医学图像的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 C.X线摄影是放射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D.X线是被照信息的载体
  • E.图像质量的优劣,关键是取决于X线质量
23

有关CT质量控制的低对比度分辨率体模测试,扫描条件应选择()

  • A.头颅扫描条件
  • B.颈椎扫描条件
  • C.腰椎扫描条件
  • D.腹部扫描条件
  • E.股骨扫描条件
24

关于快速自旋回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简称FSE
  • B.两个90°脉冲之间的时间为TR
  • C.一次激发可以采集K空间的几行
  • D.FSE比SE减少了人体的射频能量累积
  • E.成像速度比SE快
26

当TR=500ms时,TE=20ms时,关于自旋回波序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500ms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 B.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250ms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 C.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40ms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 D.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20ms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 E.在第一个90°脉冲后,间隔10ms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27

关于“外加磁场B0”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0越大,则进动频率越高
  • B.B0越大,则进动频率越低
  • C.磁矩与B0轴之间存在的夹角,B0越大则B0方向上的磁矩值就会越小
  • D.B0为1Tesla时,氢原子的磁旋比为63.87MHz
  • E.B0为0.5Tesla时,质子进动频率为42.58MHz
28

关于对TOF-MRA图像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出现血管狭窄,对该狭窄确信程度较大
  • B.若未显示血管狭窄,对没有狭窄确信程度较大
  • C.若显示血管严重狭窄,对狭窄严重程度确信程度较大
  • D.若显示动脉瘤,对有动脉瘤的确信程度较小
  • E.若显示没有血管狭窄,对没有狭窄确信程度较小
29

有关带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层面越厚,带宽越宽
  • B.减少带宽可降低信噪比
  • C.减少带宽可使图像对比度上升
  • D.减少带宽增加扫描层数
  • E.射频带越宽,信号采集范围就越小
30

关于慢性期脑梗塞的MRI描述,正确的是()

  • A.T1显著缩短
  • B.T2显著延长
  • C.脑梗塞发生几周后
  • D.仅表现为局部脑萎缩
  • E.脑梗塞发生几个月后
31

在标准的成像技术中,梯度场每隔多久变化一次()

  • A.5-25ms
  • B.10-30ms
  • C.10-50ms
  • D.20-70ms
  • E.40-90ms
32

有关鼻咽部扫描技术,正确的是()

  • A.选用脊柱线圈
  • B.鼻咽部在线圈中线
  • C.指示灯中心对准口部
  • D.以横断位为主,必要时加做矢状位
  • E.扫描层厚7-8mm,间隔30%
33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表现为高信号的图像是()

  • A.磁敏感加权成像
  • B.T1WI
  • C.DWI
  • D.T1脂肪抑制
  • E.T1梯度回波序列
34

下列有关乳腺MRI扫描技术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需要使用呼吸门控削除呼吸伪影
  • B.扫描要应用脂肪抑制技术
  • C.定性诊断依赖于动态增强扫描
  • D.恶性病变在DWI多表现为明显高信号
  • E.恶性肿瘤的ADC明显小于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
35

与胰腺MRI扫描参数不符的是()

  • A.脉冲序列:SE FSE
  • B.采集方式:2D
  • C.T1加权用脂肪抑制
  • D.使用呼吸门控
  • E.层厚:5-6mm
36

关于TOF-MR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又称流入性增强效应MRA
  • B.又称为背景组织饱和效应MRA
  • C.可分为2D和3D两种采集模式
  • D.3D TOF-MRA分辨率明显低于2D TOF-MRA
  • E.2D TOF-MRA对整个扫描区域进行连续多个单层面采集
37

下列有关前列腺MRI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扫描时尽量选用小线圈以提高信噪比
  • B.T2WI需要加脂肪抑制技术
  • C.增强时,要加脂肪抑制技术
  • D.扫描时需要使用呼吸门控
  • E.疑有出血时,T1WI就加脂肪抑制
38

肝、脾动脉CTA扫描平面应包括()

  • A.右膈面至肝脏下缘
  • B.右膈至肝门
  • C.右膈面至肾脏下缘
  • D.肝门至肝脏下缘
  • E.膈面上 5cm至肝脏下缘
39

关于连续X线光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线是一束混合能谱
  • B.能量越大,X线波长越长
  • C.能量决定于电子的能量
  • D.能量决定于核电荷
  • E.能量决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
40

高分辨率CT扫描的特点是()

  • A.黑白更为分明
  • B.图像噪声相对较低
  • C.密度分辨率相对较高
  • D.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
  • E.图像显示相对较为柔和
41

CT扫描时,病人仰卧要获得正位定位像,管球一位于()

  • A.3点钟位置
  • B.5点钟位置
  • C.9点钟位置
  • D.10点钟位置
  • E.12点钟位置
42

有关梯度切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指单位时间及单位长度内梯度磁场强度变化量
  • B.常用每秒每米长度磁场变化毫特斯拉量(mT/M.S)
  • C.切换率越高表明梯度磁场切换越快
  • D.梯度越高也即梯度线圈通电后梯度磁场达到预设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 E.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梯度磁场强度变化量
43

颈部横断位常规扫描正常动脉血管显示高信号,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使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 B.使用了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 C.患者太瘦
  • D.患者移动
  • E.使用了脂肪抑制技术
45

有关同相位与反相位成像,错误的是()

  • A.因为水质子与脂肪质子共振频率不同
  • B.水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与脂肪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的相位关系不断变化
  • C.同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加
  • D.反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减
  • E.反相位成像可用于脂肪抑制,鉴别诊断脂肪瘤
46

关于磁共振射频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发射射频能量
  • B.产生的电磁场与主磁场平行
  • C.发射线圈比接收线圈品质的因素低
  • D.具有均匀的射频场
  • E.射频发射和接收线圈可一体化设计集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