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2020口腔修复体制作工培训考核专业知识特训测试练习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外染法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A.需少量加瓷上釉时,要注意瓷粉与釉液及染色剂不能混杂
  • B.外染前,瓷修复体必须经过严格打磨、调(牙合)he,直至达到所需的纹理结构。染色、上釉前一定要把瓷冠清洗干净
  • C.染色时染色剂一定要选择适当,调拌要均匀;在描绘颜色特征时,染色剂的彩度要比邻牙的要浅一级
  • D.需要改变修复体色调时一般用彩度较高的色素,而当形成表面特征时,如釉质裂纹和模拟牙颈部色等,则应用彩度较低的色素
  • E.若烧结后颜色还有差别需再作修改,应先去除釉层,重新染色,但应避免多次烧结
6

可摘局部义齿的不稳定表现不包括( )

  • A.翘动
  • B.弹动
  • C.摆动
  • D.下沉
  • E.旋转
7

铸件不完整的原因有( )

  • A.铸道太细
  • B.铸圈温度过低
  • C.没有采用高频铸造机
  • D.合金熔化不充分
  • E.合金量不足
8

中国人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是( )。

  • A.发育障碍
  • B.龋病
  • C.牙周病
  • D.颌骨外伤
  • E.根尖周病
9

关于连接体熔模的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满足强度、自洁性及美观三方面的要求
  • B.连接体颊舌向的厚度与强度呈正比关系
  • C.连接体应尽可能向舌侧加强增厚
  • D.连接体颊舌径不足时,可将连接体舌侧设计为不用瓷覆盖的形式
  • E.连接体的任何位置都应避免做成“V”字形结构
11

金属全冠熔模铸道直径一般采用( )。

  • A.1.0~2.0mm
  • B.2.5~3.0mm
  • C.3.5~4.0mm
  • D.4.0~5.0mm
12

固定义齿固位体颈缘解剖形态和生理意义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

  • A.固位体颈缘与基牙颈缘密合可以避免粘固剂暴露引起牙龈炎和继发龋
  • B.固位体颈缘过短或过长不会诱发牙周病或继发龋
  • C.固位体颈缘圆钝,可保护龈组织健康
  • D.固位体颈缘应高度抛光,可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和异物感,防止继发龋
13

牙表面的形态分部是( )。

  • A.牙冠、牙根
  • B.牙冠、牙根、根尖
  • C.牙冠、牙根、根尖、牙颈
  • D.牙冠、牙根、牙颈
15

前腭杆到龈缘的距离是( )。

  • A.0.3~0.4mm
  • B.2~3mm
  • C.3~4mm
  • D.≥6mm
16

切牙乳头是排列上顿中切牙的解剖标志,是因为( )。

  • A.切牙乳头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
  • B.切牙乳头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
  • C.切牙乳头下方为切牙孔排牙时要防止此处压迫
  • D.切牙乳头的位置变化小
17

性别的反应可通过切缘、线角等的变化表现出来,一般( )。

  • A.男性切角较锐
  • B.女性切角较锐
  • C.男性、女性切角均较锐
  • D.男性、女性切角均较圆钝
18

后腭杆的宽度约为( )。

  • A.2.5mm
  • B.3.5mm
  • C.5.5mm
  • D.7mm
19

全瓷基底冠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

  • A.0.3mm
  • B.0.5mm
  • C.0.7mm
  • D.0.4mm
20

以下( )不是可摘义齿人工牙折断脱落的原因。

  • A.人工牙盖嵴部被涂上分离剂或蜡质未去净
  • B.人工牙牙尖亵渎过大,以致侧向力过大
  • C.选择了高强度的塑料牙
  • D.人工牙质量不好
21

对半卡环适用于( )。

  • A.缺隙前部的基牙
  • B.间隔缺失的基牙
  • C.远中游离缺失的基牙
  • D.基牙前后均有缺失的孤立前磨牙或磨牙
22

关于牙萌出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时间萌出
  • B.按一定顺序萌出
  • C.上颌牙略早于下颌同名牙
  • D.女性略早于男性
23

后牙烤瓷桥调合时应在合架上进行,调合的顺序是( )。

  • A.侧向合,前伸合,正中合
  • B.侧向合,正中合,前伸合
  • C.前伸合,正中合,侧向合
  • D.正中合,前伸合,侧向合
26

下列上中切牙牙冠唇面形态描述( )是错的。

  • A.近中切角近似直角
  • B.远中角略为圆钝
  • C.唇面的切1/3处可见两条浅的纵行发育沟
  • D.切龈径小于近远中径
27

在使用吹灯时,应控制好火焰的大小、方向和距离。火焰尖端应在( )。

  • A.牙间隙水平走向
  • B.牙间隙垂直走向
  • C.舌侧可垂直走向
  • D.边缘可垂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