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冷风型
- B.热泵型
- C.恒温恒湿型
- D.去湿型
- A.冷风型
- B.热泵型
- C.冷风电热型
- D.热泵辅助电热型
- A.装有干燥过滤器
- B.采用热力膨胀阀供液
- C.制冷剂液体由蒸发器上部进入,蒸气从下部排出
- D.装有气液热交换器
- A.直接供液
- B.间接供液
- C.重力供液
- D.氨泵供液
- A.-22~-18
- B.-18~-12
- C.-2~2
- D.5~10
- 16
-
常用干燥剂有( )。
- A.沸石
- B.硅胶
- C.分子筛
- D.活性碳
- A.关小冷凝器进气阀
- B.关闭冷凝器进气阀
- C.关小冷凝器冷却水
- D.关闭冷凝器冷却水
- A.对冷却水质进行化验
- B.停止工作不供冷却水时,在顶部滴水中用酚酞试纸试验检查
- C.停止工作不供冷却水时,在底部滴水中用酚酞试纸试验检查
- D.直接闻是否有氨的气味
- A.不能紧靠存放
- B.不能靠近热源存放
- C.应在竖直位置用带子或链捆扎固定
- D.并列使用时,两个减压阀不能成相对位置
- A.不得在充满制冷剂蒸气环境下进行
- B.没有提供充分的通风,不得进行
- C.不得在可燃物附近进行
- D.必须戴护目镜、焊接手套,必须穿上防护工作服
- A.检修时将制冷剂从设备中排出
- B.制冷剂排空后,对检修的设备抽空数次
- C.抽空后将设备与系统其他设备断开,再与大气接通
- D.接通大气,确认设备无制冷剂后才可进行维修
- A.保证修理处良好通风
- B.操作人员脸切不可对着阀盖的缝隙
- C.先均匀松开待阀盖松动后,若无余氨跑出,取出阀盖进行修理
- D.若有余氨跑出,应及时将阀盖螺栓拧紧
- A.保持机器的各摩擦部件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 B.保持机器运转部件的正常温度和正常声音
- C.保持机器的清洁
- D.使机器与设备恢复原来的精度和效率
- A.250~275
- B.265~275
- C.275~300
- D.300~325
- A.启动轴流风机,应观察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运行是否平稳
- B.根据室内空气流动和风量大小,必要时调整出风阀门
- C.冷风机冷却管组表面应结有薄霜
- D.货物堆放要与冷风机保持一定距离
- A.氨泵运转正常
- B.氨泵运转不正常
- C.供液不足
- D.不输送氨液
- A.5
- B.10
- C.15
- D.20
- 28
-
氨的危害性表现为( )。
- A.中毒
- B.化学冻伤和烧伤
- C.燃烧和爆炸
- D.破坏臭氧层
- A.直立管式
- B.螺旋管式
- C.卧式壳管式
- D.冷却排管
- A.普通制冷
- B.深度制冷
- C.低温制冷
- D.超低温制冷
- A.湿度的影响
- B.温度的影响
- C.风速的影响
- D.季节的影响
- A.制冷剂其临界温度应远高于环境温度
- B.当压力高于临界值后,只有加大压力才能使工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 C.临界压力就是工质的最高压力
- D.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循环效率越高
- A.245K
- B.-245K
- C.82.4K
- D.301K
- A.放出热量,且放热量等于其焓值减少
- B.放出热量,焓值增加
- C.吸收外界热量,焓值增加
- D.由于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所以焓值不变
- A.温度成正比
- B.体积成反比
- C.密度成反比
- D.所受压强成反比
- A.由于绝热节流过程有摩檫,因而工质的熵增加
- B.由于流道截面突然缩小,工质要克服局部阻力,因而压力下降
- C.工质在节流装置进、出口处焓相等
- D.由于过程绝热,所以温度不变
- A.冷却排管
- B.冷风机
- C.冷却排管和冷风机
- D.表冷器
- A.3
- B.4
- C.5
- D.6
- A.无功的交换
- B.无热量交换
- C.无质量交换
- D.无任何交换
- A.4
- B.10
- C.15
- D.20
- A.36~38℃
- B.38~40℃
- C.40~42℃
- D.42~44℃
- A.5
- B.10
- C.15
- D.20
- A.壳管式
- B.套管式
- C.肋片管式
- D.板式
- A.1~2
- B.2~3
- C.3~4
- 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