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滚动阻力
- B.摩擦阻力
- C.行驶阻力
- D.运动阻力
- A.10
- B.20
- C.30
- D.40
- A.前轮定位不准确
- B.轮胎气压不当
- C.车架变形
- D.车桥弯曲
- A.修理为主、适时维护
- B.预防为主、强制维护
- C.随坏随修、安全运行
- A.10%~20%
- B.20%~25%
- C.25%~40%
- 26
-
车辆走合期满,()。
- A.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
- B.即可满载运行
- C.应进行大修
- A.组织驾驶员和维修工进行培训
- B.核对班次、安排好生产
- C.把驾驶室打扫干净,贴好遮阳膜
- 28
-
()称为走合期。
- A.机动车辆起步阶段
- B.每月月初
- C.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及装用大修发动机后的车辆,在使用初期
- 29
-
齿轮油泵主要由()组成。
- A.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泵体等
- B.主动螺旋伞齿轮、从动螺旋伞齿轮及泵体等
- C.蜗轮、蜗杆及泵体等
- A.早晨、中午、晚上
- B.出车前、维修中、修复后
- C.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
- A.车辆是基础,技术是关键
- B.管理是基础,使用是关键
- C.群众是基础,领导是关键
- A.装有红、黄、绿灯
- B.装有聚光灯
- C.装有远、近光变换装置
- A.可继续行驶
- B.只要能坚持行驶,不熄火,仍可行驶
- C.应停车修复后,方准继续行驶
- A.铅
- B.锂
- C.氢
- A.轮胎在路面上的拖痕长度
- B.前轮轮胎在路面上的拖痕长度与最后面车轮轮胎在路面上的拖痕长度之和
- C.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车辆停止时车辆驶过的距离
- A.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
- B.蓄电池和灯光
- C.蓄电池和仪表
- A.转向器和前轮定位
- B.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
- C.转向盘和转向器
- A.行车制动装置
- B.驻车制动装置
- C.离合器
- 39
-
前轮前束是指()。
- A.两前轮后端距离小于前端距离
- B.两前轮后端距离等于前端距离
- C.两前轮后端距离大于前端距离
- 40
-
驱动桥的功用是()。
- A.起驱动发动机转速、改变传动系扭矩的作用
- B.起换挡方便、无异响、转向轻便的作用
- C.支持车架,承受车辆的主要负载,行驶时承受车轮传动的反作用力
- A.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转向轻便及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 B.保持直线行驶,防止转弯过于频繁
- C.保证车辆行驶在任一地点都能与调度室取得联系
- 42
-
差速器作用之一是()。
- A.转弯时保证驱动车轮处于纯滚动状态
- B.转弯时驱动车轮转速一致
- C.降低转速、增大扭矩
- 43
-
机动车车架的功用是()。
- A.提供动力、便于操作、安全行驶
- B.保持车辆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及减少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 C.承受全车的载荷和保证各种装置的相对位置
- A.匀速转动
- B.等角速度运动
- C.不能等角速度运动
- 45
-
主减速器起着()。
- A.变换车速的作用
- B.降低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和改变传动旋转方向的作用
- C.连接和传递两根轴线不相重合的动力作用
- A.获得不同的速度和牵引力
- B.决定装载货物的多少
- C.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 A.油箱、柴油滤清器、输油泵等
- B.油箱、柴油滤清器、输油泵、喷油泵、喷油器及高压油管等
- C.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装置、废气排出装置
- A.使发动机熄火
- B.中断动力的传递,使换挡轻便平顺,减小齿轮撞击声
- C.使车辆迅速停止
- A.一
- B.二
- C.四
- 50
-
柴油具有()的特点。
- A.不易蒸发,且其自燃温度比汽油低
- B.不易蒸发,且其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 C.易蒸发,适宜做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