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排污疏水装置。
- B.核查罐体内介质的压力(充装后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力)或余压。
- C.气密性试验。
- D.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 正确
- 错误
- A.罐式集装箱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吊装和堆放。
- B.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应当另外配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当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监管。
- C.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者防护信号。
- D.易爆介质作业现场已采取防止明火和静电的措施。
- A.泵出量控制装置
- B.满液报警装置
- C.满液自动停止装置
- D.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停止功能
- A.根据现场检查的需要,做好现场照明、登高防护、局部拆除保温层等配合工作,必要时配备合格的防噪声、防尘、防有毒有害气体等防护用品。
- B.)准备好压力容器技术档案资料、运行记录、使用介质中有害杂质记录。
- C.准备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的资格证。
- D.准备好工作服。
- A.开设位置
- B.数量
- C.尺寸
- D.形状
- A.0.1MPa≤P<1.6Mpa
- B.1.6MPa≤P<10Mpa
- C.10MPa≤P<100Mpa
- D.P≥100Mpa
- A.装卸台
- B.远程控制装置
- C.阻火器
- D.走行装置
- A.气候
- B.风向
- C.单位概况
- D.相邻单位的情况
- 24
-
下列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 C.确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配置与之适应的应急救援装备。
- D.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落实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单位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A.液氨或者氨气
- B.液氧或者氧气
- C.液氯或者氯气
- D.液氮或者氮气
- 26
-
下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 A.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用管没有防止装卸用管拉脱的联锁安全保护装置能够引起重大事故。
- B.事故与人的操作无关。
- C.移动式压力容器超装不会造成事故。
- D.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卸软管是不会拉断的。
- A.最大充装重量
- B.设计充装重量
- C.容积
- D.实际充装重量
- A.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等
- B.路边
- C.村庄
- D.市场
- A.职工数量
- B.操作人员持证情况
- C.司机是否离开
- D.现场破坏情况
- A.使用登记证
- B.登记卡
- C.有效期内定期检验报告
- D.以上都需要
- 31
-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为()。
- A.R
- B.S
- C.E
- D.C
- A.自制
- B.专用
- C.不产生火花
- D.橡胶
- A.1.4
- B.1.5
- C.1.6
- D.1.7
- A.压应力
- B.拉应力
- C.内应力
- D.外应力
- A.1.5
- B.2.5
- C.1
- D.0.5
- A.水洗
- B.水浸
- C.置换、中和、消毒及清洗
- D.中和
- A.经济责任
- B.行政责任
- C.刑事责任
- D.法律责任
- A.低压容器
- B.中压容器
- C.高压容器
- D.超高压容器
- A.5%
- B.10%
- C.15%
- D.20%
- A.全面腐蚀
- B.化学腐蚀
- C.局部腐蚀
- D.电化学腐蚀
- A.设备图纸
- B.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 C.不定期检验记录
- D.注册登记表和使用证
- 42
-
下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 A.报告事故内容不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报告事故内容应当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
- C.报告事故内容不包括事故现场破坏情况。
- D.报告事故内容不包括报告人联系电话。
- A.变更
- B.注册
- C.注销
- D.过户
- A.遵守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
- B.企业特种设备危险特点
- C.预防设备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 D.以上三者均是
- A.最低工作压力
- B.最高工作压力
- C.工作压力
- D.公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