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背压力
- B.振动
- C.不同介质
- D.温度
- A.整定压力发生微小变化
- B.弹簧表面严重腐蚀
- C.弹簧断裂
- D.高径比≤3.7
- A.进口管道直径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直径
- B.出口管道直径不得小于安全阀的出口直径
- C.出口管道直径不得小于安全阀的流道直径
- D.进口管道直径不得小于安全阀的的流道直径
- A.重新磨平研具再研磨,检查研具的平面度
- B.研磨过程中时常转换一角度后再研磨
- C.研具运动不平稳
- D.研磨剂涂得均匀适量使用
- A.在进口处压力达到整定压力前有一增强密封的附加力
- B.附加力由系统介质提供
- C.附加力在安全阀达到整定压力时应可靠地释放。
- D.附加力未释放时,安全阀仍能在进口压力不超过国家法规规定整定压力百分数的前提下达到额定排量。
- 31
-
先导式安全阀适用于()。
- A.口径特大的场合
- B.口径较大而整定压力较高的场合
- C.粘性液体介质
- D.密封要求高的场合
- A.安全阀适用于清洁、无颗粒、低粘度的流体
- B.全启式安全阀适用于排放气体、蒸汽或者液体介质
- C.微启式安全阀一般适用于排放液体介质
- D.排放有毒或者可燃性介质时必须选用封闭式安全阀
- A.安全阀与筒体连接短管上应串联一只爆破片
- B.安全阀与筒体连接短管上应并联一只爆破片
- C.安全阀应安装在爆破片出口侧
- D.安全阀应安装在爆破片进口侧
- A.非耐用品(O型圈、薄膜、垫片)
- B.导阀组件与外部管件的堵塞情况
- C.弹簧腐蚀情况
- D.所有管路配件的泄漏情况
- E.压力感应装置及其定位情况
- F.沉积在主阀圆顶腔的物质
- A.安全阀设计、制造和验收的规程或者相应标准
- B.安全阀密封试验压力
- C.安全阀型号
- D.安全阀整定压力
- 36
-
整定压力偏差是()
- A.多次整定压力的最大偏差值
- B.多次整定压力的最小偏差值
- C.多次整定压力的偏差的平均值
- D.安全阀多次开启,其整定压力的偏差值
- A.Cr13不锈钢
- B.铬镍系不锈钢
- C.相当于304不锈钢
- D.相当于316不锈钢
- A.工作压力
- B.整定压力
- C.设计压力
- D.最高工作压力
- A.DN80
- B.DN100
- C.DN125
- D.DN150
- A.1.0
- B.1.6
- C.1.5
- D.0.4
- A.车削方式
- B.找正校直
- C.自然时效
- D.维持原样
- A.50
- B.40
- C.32
- D.25
- A.3.97MPa
- B.4.01MPa
- C.4.05MPa
- D.4.12MPa
- A.10.0
- B.15.0
- C.25.0
- D.42.0
- A.杠杆式
- B.先导式
- C.弹簧式
- D.重垂式
- A.250℃
- B.300℃
- C.350℃
- D.450℃
- A.整定压力、密封性
- B.整定压力、回座压力
- C.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和密封性
- D.回座压力和密封性
- A.出口排放侧
- B.进口侧
- C.出口和进口侧
- D.以上都不是
- A.为了保证安全阀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
- B.主要保证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
- C.保证安全阀的机械性能
- D.保证安全阀的有效性
- A.1
- B.1.6
- C.2.5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