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气体测试仪器
- B.通风设施
- C.220v强光灯
- D.救援吊具
- 正确
- 错误
- A.是必须经过培训合格的人
- B.可以口头授权别人
- C.授权后仍承担受限空间进入的安全责任
- A.发生火灾
- B.出现危险气体
- C.紧急警报响起
- A.始终掌握在受限空间内人员的情况,与进入者保持沟通;
- B.意外时进入受限空间救援
- C.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 D.启动撤离行动
- A.测试仪器需要定期校验
- B.测试人员要经过培训
- C.第一次数据必须进入空间内部测试
- D.通风的时候进行测试
- A.总裁签署
- B.定期回顾与更新
- C.放在电脑中即可
- D.人员职责
- A.原有的受限空间危害有变化时不需重新培训
- B.员工知识或技能不够时应再次培训
- C.至少应保留员工的最近一次培训记录
- A.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症状和体征
- B.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下达了撤离命令
- C.探测到必须撤离的情况或报警器发出撤离警报
- A.幽闭症
- B.恐高症
- C.夜盲症
- A.进入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 B.必须在现场进行风险评估
- C.作业人员派代表在许可证上签字即可
- D.许可证全部张贴在现场
- A.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
- B.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安全作业许可所不允许的情况时,终止进入
- C.在受限空间作业完成后,在确定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后终止许可
- D.使用未经检查、验证效果的应急救援服务
- A.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
- B.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并通过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
- C.无论许可作业者何时进入受限空间,受限空间外的救援均应使用吊救系统
- 33
-
用人单位的职责有:()
- A.制定受限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
- B.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
- C.确定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
- D.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等
- A.存在或可能进入有害气体
- B.存在可能威胁人身安全的物料流入,并因此可能掩埋进入者或使其受困
- C.空间内部结构可能导致员工陷入
- D.其他健康安全风险
- A.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
- B.打开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 C.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 D.无顺序要求
- A.分开,下风向
- B.相邻,下风向
- C.分开,上风向
- D.相邻,上风向
- A.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 B.作业内容
- C.作业结束时间
- D.作业人员分工
- A.可燃气体0,氧气19.5%Vol
- B.可燃气体3%LEL,氧气20.9%Vol
- C.可燃气体7%LEL,氧气21%Vol
- D.可燃气体12%LEL,氧气20.9Vol
- A.盲目施救
- B.作业人员未实施通风
- C.井下积水过深
- D.作业人员未进行气体检测
- A.紧急逃生呼吸器
-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C.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 D.防毒面具
- A.三脚架
- B.强制送风设备
- C.正压隔绝式呼吸器
- D.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 A.20min
- B.10min
- C.40min
- D.30min
- 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B.气体检测报警仪
- C.三脚架
- D.机械通风设备
- A.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 B.紧急逃生呼吸
- C.通讯设备
- D.三脚架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46
-
实施电气作业应使用()。
- A.绝缘手套
- B.防振手套
- C.防水手套
- D.耐酸碱手套
- A.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10%
- B.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大于GBZ2.1规定的限值
- C.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
- D.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
- A.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C.紧急逃生呼吸器
- D.自生氧呼吸器
- A.36V,
- B.24V,
- C.12V
- D.以上都可
- 50
-
气体测试的顺序是:()
- A.有毒气体、氧气、可燃气体
- B.可燃气体、氧气、有毒气体
- C.氧气、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 D.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