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机械联锁装置
- B.缓冲器
- C.防坠安全装置
- D.安全限位开关
- E.安全限位开关
- A.抢救伤员
- B.将坠落物移走
- C.保护现场
- D.将伤员抬至室内妥善安置
- E.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 A.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
- B.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 C.确保施工升降机进场安装所需的施工条件
- D.监督检查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情况
- E.准备安装设备位置的基础施工资料。
- A.《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B.《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C.《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 D.《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E.同类工程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A.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楼面或其他下部悬空结构上
- B.未经培训上岗的作业人员
- C.高处违章作业
- D.未经试验的吊笼安全装置
- E.施工升降机通道内的障碍物。
- A.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 B.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专项方案
- C.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应急预案
- D.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应急预案
- E.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
- A.属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 B.超过由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使用年限的
- C.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 D.非本省厂家生产的
- E.无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 A.3、2
- B.2、1
- C.1、1
- D.3、1
- A.100%
- B.105%
- C.110%
- D.115%
- A.110%
- B.125%
- C.130%
- D.150%
- A.缓慢下降
- B.缓慢上升
- C.制停
- D.匀速上升
- A.1
- B.3
- C.4
- D.5
- A.空载
- B.额定安装载重量
- C.自重
- D.额定载重量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极限开关
- B.急停开关
- C.安全防坠器
- D.限位开关
- A.1
- B.2
- C.3
- D.4
- A.额定运行速度
- B.1/2额定运行速度
- C.2/3额定运行速度
- D.1/3额定运行速度
- A.1,1
- B.2,1.5
- C.2,1.25
- D.3,1.25
- A.0m~1m
- B.1m~2m
- C.2m~3m
- D.3m~4m
- A.三面
- B.封闭
- C.双面
- D.单面
- A.极限限位
- B.行程限位
- C.急停开关
- D.操作摇杆(按钮)
- A.5
- B.10
- C.15
- D.20
- A.专职设备管理人员
- B.专职维修人员
- C.专职技术人员
- D.专职安装人员
- A.13
- B.15
- C.20
- D.22
- A.1
- B.2
- C.3
- D.4
- A.16
- B.20
- C.24
- D.30
- A.安装单位
- B.监理单位
- C.使用单位
- D.建设单位
- A.5%
- B.6%
- C.7%
- D.8%
- A.安装告知
- B.检验报告备案
- C.验收合格备案
- D.使用登记备案
- A.检验检测机构
- B.专家组
- C.第三方安装单位
- D.施工单位
- A.建筑单位
- B.安装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施工总承包单位
- A.使用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安装单位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相反
- B.一致
- C.垂直
- D.45°
- A.1°
- B.2°
- C.3°
- D.4°
- A.行程限位
- B.极限限位
- C.防脱绳装置
- D.防坠器
- A.强度
- B.精度
- C.啮合度
- D.预紧力
- A.6
- B.8
- C.10
- D.15
- A.行程限位、极限限位
- B.行程限位、防坠器顶针
- C.极限限位、防坠器顶针
- D.防坠器顶针、缓冲器
- A.0.5
- B.1
- C.1.5
- D.2
- A.加厚标准节
- B.加强标准节
- C.高强标准节
- D.国标标准节
- A.可以
- B.严禁
- C.缓慢
- D.点动
- A.与外架相连体系
- B.单排架体系
- C.非受力体系
- D.独立受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