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3
 - 
									
在吊钩上应设置防滑装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该设备制造厂没有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 B.轴肩圆角处应力集中
 - C.起重机构安全装置失灵
 - D.起重机制造过程监检工作不落实
 
- A.使用未经检验、未办理使用登记,存在缺陷起重机
 - B.导绳器缺失
 - C.操作人员无证操作,不具备操作基本常识
 - D.由于无导绳器而导致上升限位装置失去限位功效
 
- A.吊装链条安装不牢固
 - B.外力撞击砂箱
 - C.不具备安全操作的技能
 - D.不具备劳动保护知识
 
- A.正确估计物体的重量及重心位置
 - B.司机熟练的操作技能
 - C.合理的物体尺寸、形状
 - D.正确选择悬挂吊点
 
- A.上升限位器失效
 - B.违反安全操作规定(不能同时操作二组起升)
 - C.挂钩工逃离不及时
 - D.日常使用中缺少维保,管理松弛
 
- A.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
 - B.违章操作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
 - C.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
 - D.逾期不申请复审的
 
- A.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 B.歪拉斜吊不吊
 - C.违章指挥不吊
 - D.吊索与附件捆绑不牢不吊
 
- A.所有安全、防护装置
 - B.指示装置的可靠性
 - C.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的磨损情况
 - D.钢丝绳磨损及尾端的固定情况:
 
- A.力矩限位器
 - B.变幅限位器
 - C.行走限位器
 - D.操作限位
 
- A.计划性
 - B.预防性
 - C.完整性
 - D.预见性
 
- A.橡胶
 - B.聚氨脂
 - C.弹簧
 - D.液压
 
- A.块式
 - B.带式
 - C.园柱式
 - D.园锥式
 
- A.“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
 - B.“后退”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
 - C.“前进”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 D.“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 A.单联滑轮
 - B.双联滑轮
 - C.动滑轮
 - D.定滑轮
 
- A.调整弹簧拉力,减小电磁铁吸引力
 - B.检查钢丝绳粗细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 C.消除磁流通路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的间隙
 - D.更换线圈或改变接法
 
- A.2001/11/1
 - B.2002/5/1
 - C.2002/11/1
 
- A.1
 - B.2
 - C.4
 - D.0.5
 
- A.50毫米
 - B.80毫米
 - C.100毫米
 
- A.钢丝绳
 - B.化学纤维绳
 - C.链条
 
- A.20
 - B.30
 - C.40
 - D.50
 
- A.点接触
 - B.线接触
 - C.面接触
 
- A.1.5~2倍
 - B.2~2.25倍
 - C.4~7倍
 
- A.16周岁
 - B.18周岁
 - C.20周岁
 
- A.125%
 - B.120%
 - C.110%
 
- A.控制手柄
 - B.起升机构
 - C.大车
 - D.小车
 
- A.六
 - B.七
 - C.八
 
- A.刑事责任
 - B.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A.拒绝违章指挥
 - B.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 C.操作人员守则
 - D.积极组织紧急求救演习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