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不用做安全防护措施
- B.选择经效验合格或装有出厂合格证的新表
- C.更换前,将三通旋塞置于冲洗的位置,冲洗管中的杂物
- D.切断压力源,拆卸旧表,更换新表
- A.锅内有水击响声,管道发生震动
- B.压力正常
- C.超温警报发出报警讯号
- D.由安全阀产生蒸汽
- A.突然停电、停泵,锅内水停止循环后被炉膛大量余热继续加热
- B.水管内严重积垢,或存有杂物,使水循环遭到破坏
- C.锅炉结构和燃烧工况良好
- D.分水缸或系统内阀门未开
- A.锅炉蒸汽压力过高,注水器无法顶开锅炉给水止回阀
- B.吸入管内漏入空气,注水器内不能形成真空
- C.水源水位正常
- D.进水管被堵塞
- A.进入注水器的水温过高,使蒸汽凝结水减少
- B.吸入管内漏入空气,注水器内不能形成真空
- C.水源水位正常
- D.进水管被堵塞
- A.传动机械与电机不同心
- B.轴承座与轴承外缘配合间隙过大
- C.传动机械与电机的传动方式为刚性连接
- D.传动机械与电机同心
- A.轴承座与轴承配合间隙过大
- B.传动轴与轴承不同心
- C.轴承座与轴承配合间隙正常
- D.轴承座与传动轴不同心
- A.填料压的过多、过紧
- B.闸板卡死
- C.阀杆与阀盖上的螺纹良好
- D.首轮损坏,不能带动阀杆
- A.垫圈未压紧或老化原因
- B.填料未压紧,不均或已变质
- C.螺栓松紧度均匀
- D.阀芯与阀座的结合面被腐蚀、磨损
- A.材质不好,内部有砂眼、气孔
- B.阀门因碰撞产生了细小裂纹,继续使用后裂纹扩展
- C.阀体内存水结冰
- D.阀芯与阀座的结合面被腐蚀、磨损
- A.超过整定压力值不启跳
- B.渗漏
- C.阀体破裂
- D.阀杆扳不动
- A.弹簧产生永久变形,弹力变弱
- B.弹簧式安全阀的弹簧压力不够
- C.杠杆式安全阀重锤与支点间距离过短
- D.阀芯或阀座粘住或锈死
- A.阀芯与阀座密和面有水垢、砂粒
- B.阀芯与阀座磨损
- C.弹簧式安全阀弹簧弹性良好
- D.阀杆弯曲变形
- A.阀芯与阀座密和面有水垢、砂粒
- B.阀芯或阀座粘住或锈死
- C.调整或维护不当
- D.阀杆与外壳间隙过小
- A.长期漏气
- B.超过整定压力值不启跳
- C.不到整定压力值提前启跳
- D.启跳后阀芯回座
- A.出场玻璃质量有缺陷
- B.玻璃溅上冷水
- C.玻璃管在出场前未经老化处理
- D.玻璃管切割规矩
- A.更换玻璃管时填料过多
- B.放填料的方法不对
- C.选用的玻璃管长度不够
- D.水位计使用前冲洗彻底
- A.经常吹洗
- B.锅水排污工作不及时
- C.没有按要求进行定期检修和除垢
- D.进入锅炉的水含盐量高
- A.因磨损造成密封不严
- B.有赃物进入密封面
- C.没有按要求进行定期检修和除垢
- D.填料压盖未旋紧
- A.汽水旋塞堵塞
- B.水旋塞漏水
- C.玻璃管断裂
- D.游丝损坏
- A.使用仪表的周围环境或管路震动大
- B.仪表管内有赃物堵塞
- C.旋塞或存水弯的通道被局部堵塞
- D.游丝损坏
- A.表面有赃物覆盖
- B.壳体与表蒙密封良好
- C.壳体与表蒙、接头等处进水
- D.弹簧管泄漏
- A.指针弹簧弹性良好
- B.指针弯曲,指针与尾部不成直线
- C.指针松动
- D.表内机械转动部分不灵活
- A.仪表管上的阀门未打开
- B.仪表管内有赃物堵塞
- C.弹簧管与支座的焊口有裂纹
- D.表内机械转动部分不灵活
- A.2至10
- B.10至20
- C.20至25
- D.25至30
- A.先停鼓风,再停引风。
- B.停止炉排运转
- C.保持正常水位
- D.对炉膛进行压火
- A.指针不在零位
- B.指针不动
- C.指针抖动
- D.指针指示正常
- A.5至10
- B.10至20
- C.20至25
- D.25至30
- A.10
- B.15
- C.20
- D.25
- A.40
- B.50
- C.60
- 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