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进再生液→置换清洗→正洗→交换,5~10周期反洗一次
- B.大反洗→进再生液→置换清洗→正洗→交换
- C.进再生液→置换清洗→大反洗→正洗→交换
- D.置换清洗→反洗→进再生液→正洗→交换
- 正确
- 错误
- A.设置增压泵
- B.设置水射器
- C.设置稳压装置
- D.设置软水泵
- A.60℃
- B.0℃
- C.40℃
- D.25℃
- A.2FTU
- B.5FTU
- C.10FTU
- D.3FTU
- A.Ca型
- B.Na型
- C.Mg型
- D.H型
- 16
-
树脂在失效时体积( )。
- A.变大
- B.随失效的程度而变大
- C.保持不变
- D.变小
- A.用水浸泡,使其充分涨开
- B.先用8%盐水预处理
- C.先用饱和盐水浸泡
- D.先用6%盐酸清洗
- A.进再生液→慢洗→快洗→运行
- B.落床→进再生液→慢洗→快洗→运行
- C.大反洗→排水→进再生液→慢洗→快洗→运行
- D.反洗→进再生液→慢洗→快洗→运行
- A.6%~8%
- B.过饱和
- C.2%~5%
- D.6%~10%
- A.3.0
- B.4.2
- C.5.0
- D.8.3
- A.锅炉蒸发量为1t/h,原水硬度为5.6mmol/L、碱度为4.8mmol/L
- B.锅炉蒸发量为1t/h,原水硬度为3.5mmol/L、碱度为0.8mmol/L
- C.锅炉蒸发量为4t/h,原水硬度为5.6mmol/L、碱度为4.8mmol/L
- D.锅炉蒸发量为0.5t/h,原水硬度为4.2mmol/L、碱度为6.8mmol/L
- A.蒸发皿
- B.电导仪
- C.电导电极
- D.温度计
- A.反洗强度太大
- B.排水装置损坏
- C.运行流速太快
- D.树脂破碎
- A.需定期体外清洗
- B.再生剂消耗高、出水品质差
- C.再生时树脂容易乱层
- D.操作复杂
- A.预防亚硫酸盐被氧化
- B.以免影响淀粉的灵敏度而使结果偏高
- C.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 D.防止滴定颜色变化
- A.阴床
- B.阳床
- C.阴床和阳床
- D.酸再生剂
- A.钠离子
- B.氢离子
- C.负离子
- D.正离子
- A.分子
- B.元素
- C.物质
- D.离子
- A.实验室用PH计
- B.附电极支架及测试烧杯
- C.PH电极、饱和氯化钾电极
- D.温度计
- 30
-
原子是由( )组成的。
- A.原子核
- B.核外电子
- C.中子
- D.原子核与核外电子
- A.全部为氢离子
- B.大部分为氢离子
- C.全部为氢氧根
- D.大部分为氢氧根
- A.碳酸钙多
- B.碳酸镁多
- C.相同
- D.无法比较
- A.硫酸钠分子
- B.NaOH
- C.碳酸钠分子
- D.氮分子
- A.为金属元素
- B.化学性质很活泼
- C.为非金属元素
- D.两性元素
- A.冰、干冰
- B.煤气、沼气
- C.石灰石、生石灰
- D.乙醇、酒精
- A.盐酸+氯化钠
- B.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 C.氨+氯化氨
- D.醋酸+醋酸钠
- A.直接排放
- B.再加些酸
- C.再加些碱
- D.加些水
- A.溶解电解质
- B.溶解气体
- C.溶解的液体
- D.溶解固形物
- 39
-
酸能够使( )。
- A.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 B.甲基橙试液变黄
- C.PH试纸变无色
- D.酚酞试液变蓝
- A.K+
- B.CN-
- C.[Fe(CN)6]4-
- D.Fe2+
- A.100克溶液
- B.100克溶质
- C.1升溶液
- D.1升溶剂
- A.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A.可能属于同一元素
-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 C.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
-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 A.能使指示剂变色
-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C.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 D.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 A.分子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
- B.分子处在不断运动状态
- C.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 D.气体分子间距可以改变,液体分子间距不能改变
- A.是[氢离子]大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 B.是[氢离子]的负对数
- C.能够反映溶液碱性强弱
- D.不能小于零
- A.溶解固形物含量低
- B.溶解固形物含量高
- C.二氧化碳含量低
- D.氧含量高
- 48
-
二氧化硫是由 ( )。
- 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C.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D.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A.胶体
- B.悬浮物
- C.无机物
- D.溶解固形物
- A.生成弱电解质
- B.生成沉淀
- C.物质完全电离成离子
- D.生成易挥发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