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交换能力越低
- B.交联度越大
- C.活性基团越少
- D.交换能力越大
- A.60℃
- B.0℃
- C.40℃
- D.25℃
- A.除去硬度,降低碱度
- B.除去硬度,碱度不变
- C.除去盐量,碱度不变
- D.除去碱度,硬度不变
- A.硝酸银
- B.铬酸钾
- C.酚酞
- D.甲基橙
- A.加入次氯酸钙
- B.可于100ml水样中加1g碳酸钠然后蒸干,将干涸物用蒸馏水溶解后进行测定
- C.过滤
- D.加入明矾进行沉淀
- A.2~100mg/L
- B.2~100μg/L
- C.>20μg/L
- D.<20μg/L
- A.进水硬度和水量
- B.进水硬度
- C.出水硬度
- D.制水量
- A.锅炉蒸发量为1t/h,原水硬度为5.6mmol/L、碱度为4.8mmol/L
- B.锅炉蒸发量为1t/h,原水硬度为3.5mmol/L、碱度为0.8mmol/L
- C.锅炉蒸发量为4t/h,原水硬度为3.4mmol/L、碱度为4.8mmol/L
- D.锅炉蒸发量为0.5t/h,原水硬度为2.1mmol/L、碱度为3.5mmol/L
- A.将再生废液洗净
- B.防止再生后树脂乱层
- C.充分利用残余再生液,提高树脂再生度
- D.使出水合
- A.反冲洗
- B.有机溶剂萃取
- C.高温焙烧
- D.蒸汽吹洗
- A.酒红色
- B.兰色
- C.紫红色
- D.橙红色
- A.实验室用PH计
- B.附电极支架及测试烧杯
- C.PH电极、饱和氯化钾电极
- D.温度计
- A.分子
- B.元素
- C.物质
- D.离子
- A.氢离子
- B.钾离子
- C.钠离子
- D.镁
- A.体积都变大
- B.质量都变大
- C.浓度都变小
- D.浓度都变小
- A.冰、干冰
- B.煤气、沼气
- C.石灰石、生石灰
- D.乙醇、酒精
- A.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发生变化
- B.在水中加入氢离子后会发生变化
- C.在水中加入氢氧根后会发生变化
- D.能够反映水的酸性强弱
- A.都是电解质
- B.都含有氧元素
- C.都含有碳元素
- D.都含有酸根
- A.氢离子与氢氧根的乘积
- B.[氢离子]与[氢氧根]的乘积
- C.[氢离子]与[氢氧根]的乘积与[水]之比
- D.氢离子与氢氧根的乘积与水之比
- A.100克溶液
- B.100克溶剂
- C.1升溶液
- D.1升溶剂
- A.胶体
- B.悬浮物
- C.无机物
- D.溶解固形物
- A.K+
- B.CN-
- C.[Fe(CN)6]4-
- D.Fe2+
- A.甲基橙指示剂不变色
- B.甲基橙指示剂变黄色
- C.甲基橙指示剂变红色
- A.可能属于同一元素
-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 C.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
-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 A.与水反应生成碱就是碱性氧化物
- B.与水反应生成酸的就是酸性氧化物
- C.与水反应即可生成酸又可生成碱的叫两性氧化物
- D.CO、NO叫不成盐氧化物
- A.是[氢离子]大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 B.是[氢离子]的负对数
- C.能够反映溶液碱性强弱
- D.不能小于零
- A.电解质本身导电
- B.水能够导电
- C.在水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 D.能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导电
- A.氢氧根与碳酸根
- B.碳酸根与碳酸氢根
- C.氢氧根与碳酸氢根
- D.碳酸根与氯根
- 29
-
二氧化硫是由 ( )。
- 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C.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D.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