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中毒
- B.低温冻伤
- C.烫伤
- D.窒息性伤害
- A.氨喷完后再作处理
- B.操作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后及时进行处理
- C.立即向气瓶喷水
- D.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
- A.充气日期
- B.瓶号
- C.气瓶标记重量
- D.充装后总重量
- A.氯气
- B.二氧化碳
- C.氨气
- D.碳酰二氯
- A.必须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逸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 B.除了有一般机械通风外,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
- C.盛贮毒液的液化气体容器应设在室内
- D.在充装场地备有急救的药品,并有专人定期检查
- A.直立
- B.卧
- C.以上两种方式均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0.53
- B.0.6
- C.1.25
- D.0.74
- A.8
- B.6
- C.4
- D.2
- A.使用编号
- B.检验钢印标志
- C.充装钢印标志
- D.使用钢印标志
- A.氧气
- B.异丁烷
- C.氢气
- D.液化石油气
- A.适当降低
- B.适当提高
- C.大幅度降低
- 46
-
下面( )不是气瓶附件。
- A.气瓶瓶阀
- B.减压阀
- C.止回阀
- D.液位限制阀
- A.每2年一次
- B.每3年一次
- C.每4年一次
- D.每5年一次
- A.市级
- B.县级
- C.国家级
- D.省级
- A.钻孔
- B.破坏瓶阀丝扣
- C.打报废钢印
- D.将瓶体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