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粉尘
- B.有害气体
- C.噪声
- D.振动
- 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 B.保持呼吸道畅通。
- C.进行心肺复苏术。
- D.尽早供氧。
- A.尘肺病人在大容量肺灌洗后原则上不能再接尘。
- B.为巩固疗效,减少刺激,增强免疫力,应禁烟酒。
- C.进行大容量肺灌洗后一周内应注意休息、保暖、预防感冒。
- A.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B.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 C.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 D.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 A.种类
- B.后果
- C.预防
- D.应急救治措施
- A.分立
- B.合并
- C.解散
- D.破产
- A.上岗前
- B.在岗期间
- C.离岗时
- D.应急职业
- A.减少和消除振动源
- B.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 C.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 D.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护
- A.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 B.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C.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 D.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 A.2011年12月31日
- B.2002年5月1日
- C.2002年5月12日
-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D.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口头表扬
- A.90
- B.60
- C.30
- A.九
- B.十
- C.十一
- A.工会组织
- B.纪律检查部门
- C.当事人
- A.1万元以上2万元
- B.3万元以上5万元
- C.5万元以上10万元
- A.职业病防治法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B.有关民事法律用人单位
- C.刑法行业主管部门
- A.效益原则
-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 A.总工会
-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C.卫生部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A.20
- B.25
- C.30
- A.咳嗽、咯痰、胃痛、呼吸困难
- B.咳嗽、咯痰、头痛、呼吸困难
- C.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
- A.逐步替代
- B.禁止使用
- C.淘汰
- A.矽肺和煤工尘肺
- B.煤工尘肺和石墨尘肺
- C.矽肺和碳黑尘肺
- D.碳黑尘肺、石棉尘肺和水泥尘肺
- A.活动性肺结核
- B.支气管哮喘
- C.严重心脏疾病
- D.以上全部
- A.消除、控制噪声源
- B.控制噪声的传播
- C.个体防护
- A.职业病危害
- B.职业危害
- C.职业病危害因素
-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 C.在岗期间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 B.负责人
- C.安全技术人员
- A.县级和市级,市级
- B.市级和省级,省级
- C.省级和国家级,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