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心跳骤停
- B.大出血
- C.骨折及脱位
- D.窒息
- E.呼吸停止
- A.排放瓦斯的流经路线和方向
- B.通风设施的位置
- C.备用电气设备的位置
- D.人员的位置
- E.通讯电话的位置
- A.保证职工食堂卫生达标
- B.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E.管理职工食堂
- A.新钢丝绳到货后应由使用单位验收检验
- B.保管超过一年的钢丝绳在悬挂前须再进行一次检验
- C.新钢丝绳不用检验
- D.每卷钢丝绳必须保存厂家合格证、验收证书等完整的原始资料
- E.保管超过一年的钢丝绳在悬挂前须不再进行一次检验
- A.新矿井投产前
- B.投产后的每三年
- C.局部通风系统变化时
- D.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
- E.投产时
- A.犯罪主体
- B.犯罪客体
- C.犯罪主观方面
- D.犯罪客观方面
- E.犯罪的主要方面
- A.安全生产
- B.违章指挥
- C.违章作业
- D.玩忽职守
- E.安全技术
- A.石门
- B.斜巷
- C.电话
- D.立眼
- E.信号
- A.受排放瓦斯影响的硐室和巷道
- B.全矿井
- C.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
- D.所有采煤工作面
- E.所有掘进面
- A.100ms
- B.180ms
- C.150ms
- D.130ms
- A.标准化
- B.系统化
- C.现代化
- D.人性化
- A.排除积聚的瓦斯
- B.通知矿调度室
- C.立即撤出现场作业人员
- D.自己先撤离现场
- A.(重伤+轻伤)×10<sup>3</sup>/平均职工人数
- B.(重伤+轻伤)×10<sup>4</sup>/平均职工人数
- C.重伤×10<sup>3</sup>/平均职工人数
- D.重伤×10<sup>4</sup>/平均职工人数
- A.采煤措施
- B.安全措施
- C.防范措施
- D.规章制度
- A.相对湿度
- B.绝对湿度
- C.饱和湿度
- D.湿度
- A.中
- B.低
- C.高
- D.不高
- A.先封闭进风侧,再封闭回风侧
- B.先封闭回风侧,再封闭进风侧
- C.没有具体要求
- D.进风侧和回风侧同时封闭
- A.火药
- B.矿用炸药
- C.岩石炸药
- D.煤矿许用炸药
- A.安全资格
- B.操作资格
- C.上岗资格
- D.生产资格
- A.小
- B.缓和
- C.严重
- D.大
- A.通风部门负责人
- B.生产部门负责人
- C.矿总工程师负责
- D.安监部门负责人
- A.水炮泥
- B.煤粉
- C.炮土
- D.石块
- A.一
- B.三
- C.五
- D.六
- A.增压区
- B.减压区
- C.稳压区
- D.缓压区
- A.专人
- B.安全员
- C.瓦斯员
- D.领导
- A.阻碍
- B.不利于
- C.有助于
- D.无助于
- A.防尘
- B.防污染
- C.防火
- D.防水
- A.不小于1.0、不小于1.0、小于1.0
- B.不小于1.0、不小于1.5、小于1.0
- C.不小于2.5、不小于2.5、小于2.5
- D.不大于1.0、不大于1.0、大于0.5
- A.煤矿生产企业
-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授权单位
- C.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管理部门
-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