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专业试题及答案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药品杂质限量的基本要求包括()

  • A.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性
  • B.保证药品质量
  • C.便于生产
  • D.便于储存
  • E.便于制剂生产
2

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

  • A.与钡盐反应生产白色化合物
  • B.与镁盐反应生产白色化合物
  • C.与银盐反应生产白色化合物
  • D.与铜盐反应生产白色化合物
  • E.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白色产物
7

铁盐检查法()

  • A.在Na<sub>2</sub>CO<sub>3</sub>试液中与硝酸银作用
  • B.在盐酸酸性液中与硫氰酸铵作用
  • C.在pH4~6溶液中与Fe<sup>3+</sup>作用
  • D.在盐酸酸性液中与氯化钡作用
  • E.在硝酸酸性试液中与硝酸银作用
8

硫酸盐检查法()

  • A.在Na<sub>2</sub>CO<sub>3</sub>试液中与硝酸银作用
  • B.在盐酸酸性液中与硫氰酸铵作用
  • C.在pH4~6溶液中与Fe<sup>3+</sup>作用
  • D.在盐酸酸性液中与氯化钡作用
  • E.在硝酸酸性试液中与硝酸银作用
9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药物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 B.溴酸钾法
  • C.高效液相色谱法
  • D.铈量法
  • E.非水溶液滴定法
10

左氧氟沙星片药物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 B.溴酸钾法
  • C.高效液相色谱法
  • D.铈量法
  • E.非水溶液滴定法
11

地西泮注射液药物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 B.溴酸钾法
  • C.高效液相色谱法
  • D.铈量法
  • E.非水溶液滴定法
12

“称取2g”()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5~2.5g
  • 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5~2.05g
  • C.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95~2.005g
  • D.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
  • E.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0%
13

“称取2.0g”()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5~2.5g
  • 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5~2.05g
  • C.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95~2.005g
  • D.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
  • E.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0%
14

“约”()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5~2.5g
  • 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5~2.05g
  • C.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95~2.005g
  • D.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
  • E.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0%
15

砷盐检查法()

  • A.酸性染料比色法
  • B.重氮化-偶合比色法
  • C.硫氰酸盐法
  • D.古蔡法
  • E.硫代乙酰胺法
16

“称定”()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5~2.5g
  • 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5~2.05g
  • C.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995~2.005g
  • D.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
  • E.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10%
17

重金属检查法()

  • A.酸性染料比色法
  • B.重氮化-偶合比色法
  • C.硫氰酸盐法
  • D.古蔡法
  • E.硫代乙酰胺法
18

药品的检查项下应包括()

  • A.溶解性
  • B.药物的真伪
  • C.含量均匀度
  • D.有效成分的含量
  • E.有关药理学与治疗学的名称
19

药品的性状应包括()

  • A.溶解性
  • B.药物的真伪
  • C.含量均匀度
  • D.有效成分的含量
  • E.有关药理学与治疗学的名称
20

药品鉴别试验的目的为()

  • A.溶解性
  • B.药物的真伪
  • C.含量均匀度
  • D.有效成分的含量
  • E.有关药理学与治疗学的名称
21

AAS是表示()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 B.红外分光光度法
  •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D.气相色谱法
  • E.以上方法均不对
22

药品命名应尽量避免()

  • A.溶解性
  • B.药物的真伪
  • C.含量均匀度
  • D.有效成分的含量
  • E.有关药理学与治疗学的名称
23

硫代乙酰胺法是指检查药物中的()

  • A.铁盐检查法
  • B.砷盐检查法
  • C.氯化物检查法
  • D.硫酸盐检查法
  • E.重金属检查法
24

片剂溶出度的检查操作中,溶出液的温度应恒定在()

  • A.30℃±0.5℃
  • B.36℃±0.5℃
  • C.37℃±0.5℃
  • D.39℃±0.5℃
25

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
  • B.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
  • 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
  • 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
26

中国药典(2005版)重金属的检查法一共收戴有()

  • A.一法
  • B.二法
  • C.三法
  • D.四法
  • E.五法
27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方法是()

  • A.旋光性的差异
  • B.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生产气体
  • C.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 D.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 E.溶解行为的差异
28

剩余碘量法需用滴定液有()

  • A.铬酸加滴定液
  • B.重铬酸钾滴定液
  • C.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 D.硫氰酸钾滴定液
29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方法是()

  • A.颜色的差异
  • B.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 C.旋光性的差异
  • D.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 E.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32

《中国药典》规定称取“0.1g”系指()

  • A.称取重量可为0.05~0.15g
  • B.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 C.称取重量可为0.07~0.13g
  • D.称取重量可为0.08~0.12g
  • E.称取重量可为0.09~0.11g
33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描述错误的是()

  • A.快速、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
  • B.对多组分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同时分别定量
  • C.对高沸点及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均可分离
  • D.结果重现性不好
34

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是()的一般鉴别试验

  • A.芳酸及酯类药物
  • B.生物碱类药物
  • C.磺胺类药物
  • D.巴比妥类药物
35

磺胺嘧啶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

  • A.黄绿色
  • B.蓝绿色
  • C.淡棕色
  • D.暗绿色
36

新药稳定性考察间隔时间是()

  • A.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 B.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
  • C.1个月、6个月、9个月、1年
  • D.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
38

下列物质中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

  • A.硫代硫酸钠
  • B.硬脂酸镁
  • C.滑石粉
  • D.乳糖
39

糖类辅料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可产生干扰()

  • A.酸碱滴定法
  • B.非水溶液滴定法
  • C.氧化还原滴定法
  • D.配位滴定法
42

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

  • A.可见异物
  • B.检查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 C.应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
  • D.含量均匀度和重量差异检查应同时进行
43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 A.0.85~1.15
  • B.0.90~1.10
  • C.0.95~1.05
  • D.0.99~1.01
44

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测定可被下列哪项试验代替()

  • A.重量差异检查
  • B.含量均匀度检查
  • C.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
  • D.含量测定
45

直接碘量法测定的药物应是()

  • A.氧化性药物
  • B.还原性药物
  • C.中性药物
  • D.无机药物
47

检查金属时,为消除供试液颜色的干扰,可加入()

  • A.维生素C
  • B.稀焦糖溶液
  • C.碘化钾
  • D.硫代硫酸钠
48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应采用的方法是()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 B.比色法
  • C.紫外分光光度法
  • D.气相色谱法
49

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

  • A.折光率
  • B.旋光度
  • C.比光度
  • D.相对密度
50

药物中的重金属杂质是指()

  • A.能与金属配合剂反应的金属
  • B.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而显色的金属
  • C.碱金属
  • D.比重较大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