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将吸有溶液的吸管插入稀释液
 - B.稀释液一般是蒸馏水
 - C.所有稀释都用同一支吸管
 - D.每次稀释后,应将样品充分摇匀
 - E.稀释液按10倍递增
 
- A.肽聚糖
 - B.磷壁酸菜
 - C.脂蛋白
 - D.磷脂
 - E.脂多糖
 
- A.密度法
 - B.折光法
 - C.旋光法
 - D.直接滴定法
 - E.色谱法
 
- A.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的
 - B.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值物是有益的
 - C.真菌具有核膜和核仁
 - D.细菌具有核膜和核仁
 
- A.鉴别功能
 - B.把关功能
 - C.预防功能
 - D.报告功能
 - E.放行功能
 
- A.空气
 - B.食品
 - C.不耐热物品的表面
 - D.包装材料的表面
 - E.实验器具
 
- A.明示的
 - B.暗示的
 - C.通常隐含的
 - D.必须履行的
 - E.满足要求的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5
 - 
									
获取样品的途径只有抽样。
 
- 正确
 - 错误
 
- A.0.2%-0.5%
 - B.1.5%-2%
 - C.4%-5%
 - D.3%-4%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方法
 - B.仪器
 - C.溶剂
 - D.温度
 
- A.光能自养型
 - B.光能异养型
 - C.化能自养型
 - D.化能异养型
 
- A.蒸发
 - B.结合
 - C.分解
 - D.沉淀
 
- A.物理
 - B.化学
 - C.挥发性
 - D.不挥发
 
- A.0.1
 - B.0.2
 - C.0.5
 - D.1.0
 
- 34
 - 
									
霉菌属( )微生物。
 
- A.单细胞
 - B.多细胞
 - C.单细胞和多细胞
 - D.以上都不是
 
- A.二甲苯
 - B.水
 - C.香柏油
 - D.乙醚
 
- A.室温下
 - B.37℃
 - C.55℃
 - D.以上都不是
 
- A.产酸
 - B.产酸产气
 - C.产酸不产气
 - D.生产不产酸
 
- A.200-300之间
 - B.500-1000之间
 - C.30-300之间
 - D.以上都是
 
- A.化学平衡
 - B.相似相溶
 - C.质量守恒
 - D.离子平衡
 
- A.0-10
 - B.10-20
 - C.30-50
 - D.60-100
 
- A.鉴别功能
 - B.把关功能
 - C.预防功能
 - D.报告功能
 
- A.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 B.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C.真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D.放线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