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商照和仪表等级
- B.私照
- C.商照
- A.15时前
- B.16时前
- C.17时前
- A.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调度或签派部门
- B.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负责人
- C.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部门
- A.应当及时向管制单位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置
- B.应当及时向签派或上级领导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置
- C.有权对航空器进行处置
- A.国务院
- B.民航局
- C.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
- A.18周岁
- B.20周岁
- C.21周岁
- A.9041
- B.60
- C.30
- 8
-
学生驾驶员单飞前必须达到的要求是()①通过由授权教员推荐的理论考试②接受并记录了单飞所用航空器的适用动作与程序的飞行训练③经授权教员在该型号或类似航空器上检查,认为该驾驶员熟练掌握了这些动作与程序
-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①③
- A.飞行中
- B.地面上.飞行模拟机或飞行训练器上
- C.飞行中.地面上,飞行模拟机或飞行练习器上
- A.云高不得低于100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2公里
- B.云高不得低于150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3公里
- C.云高不得低于200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3公里
- A.10分钟
- B.20分钟
- C.30分钟
- A.10分钟
- B.15分钟
- C.20分钟
- A.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150米,能见度不小于3公里
- B.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200米,能见度不小于5公里
- C.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300米,能见度不小于5公里
- A.10分钟
- B.15分钟
- C.20分钟
- A.10公里/小时
- B.15公里/小时
- C.20公里/小时
- A.自旋翼机起飞离地到着陆接地的瞬间
- B.自旋翼机起飞滑跑至着陆滑跑终止的瞬间
- C.自旋翼机旋翼开始转动至旋翼停止转动的瞬间
- A.地面风向风速
- B.机型
-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线夹角大小
- A.10米
- B.20米
- C.25米
- A.云高不低于100米,能见度不小于3公里
- B.云高不低于150米,能见度不小于5公里
- C.云高不低于200米,能见度不小于5公里
- 20
-
飞行时间的含义是指()
- A.从航空器自装载地点开始滑行直到飞行结束到达卸载地点停止运动时为止的时间
- B.自航空器开始起飞滑跑至着陆滑跑终止的时间
- C.从航空器起飞进入跑道至着陆脱离跑道的时间
- 21
-
飞行的组织与实施包括()
- A.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四个阶段.
- B.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三个阶段
- C.飞行预先准备,飞行准备和飞行实施三个阶段
- 22
-
降落时间的含义是指()
- A.航空器接地的瞬间
- B.航空器着陆后前轮接地的瞬间
- C.航空器着陆滑跑终止的瞬间
- A.航空器开始起飞滑跑轮子转动的瞬间
- B.航空器起飞滑跑抬前轮的瞬间
- C.航空器进入跑道对正起飞方向的瞬间
- A.5公里
- B.10公里
- C.15公里
- A.50米
- B.100米
- C.150米
- A.12000米(不含)以上
- B.9000米(含)以上
- C.12000米(含)以上
- A.距地面或水面50米以下
- B.距地面或水面100米以下
- C.距地面或水面5米至100米
- A.100米(含)至4500米(含)
- B.1000米(含)至5400米(含)
- C.1000米(含)至6000米(不含)
- A.2001年8月1日零时起施行
- B.2001年6月1日零时起施行
- C.2001年10月1日零时起施行
- A.航线或航路走向.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 B.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等级.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 C.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 A.半年,一至三个月
- B.一至三个月,半年
- C.一至六个月,一至三个月
- A.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平均平面
- B.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
- C.实际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
- A.航图网格最低飞行高度
- B.最低飞行安全高度
- C.最低飞行高度
- A.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B.飞行任务.机组成员﹑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C.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A.负责该航路和航线的飞行管制部门
- B.空中交通管理局下属的区域管制部门
-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A.航线(航向)、高度、次序和进出点
- B.航线(航向)、高度、次序
- C.航线(航向)、高度
- A.左,300米至600米
- B.右,300米至500米
- C.左,300米至500米
- A.按照该机场使用细则
- B.公布的进离场程序
- C.按照该机场使用细则或者进离场程序
-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 C.必须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批准
- A.1米至5米高度
- B.1米至10米高度
- C.1米至15米高度
- 41
-
飞行申请的内容包括()
- A.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B.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C.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 C.必须经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
- A.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 B.飞行管制区.飞行情报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 C.航路飞行管制区.空域飞行管制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 A.航空单位负责人
- B.机长
- C.民航局及其地区管理局
- A.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 B.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 C.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 A.飞艇私照
- B.飞艇商照
- C.热气球商照
- A.航线运输执照
- B.商照
- C.商照和仪表等级
- A.应当具有地面教员或飞行教员签注的已完成有关地面理论或飞行训练的证明
- B.应当具有地面教员和飞行教员推荐其参加考试的证明
- C.以上二者缺一不可
- A.航线运输执照
- B.私照
- C.商照
- A.4500米(含)至9000米(含)
- B.8000米(含)至12000米(含)
- C.6000米(含)至12000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