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10
-
复合会计分录包括( )。
- A.两个简单会计分录组成的
- B.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分录组成的
- C.由两个对应账户组成
- D.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 正确
- 错误
- A.先借后贷
- B.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 C.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
- D.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
- A.一借一贷的分录
- B.多借多贷的分录
- C.多借一贷的分录
- D.一借多贷的分录
- 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B.负债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C.收人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D.费用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A.原料及辅助材料
- B.短期借款
- C.长期投资
- D.应交增值税
- A.银行存款
- B.甲材料
- C.应收账款
- D.长期借款
- A.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 B.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需要调整某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 D.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 E.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差错
- A.该项无形资产本年会计摊销额为750万元
- B.该项无形资产摊销的本年税前扣除限额为300万元
- C.年末为该项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万元
- D.年末为该项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万元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所得税
- D.营业税
- A.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 B.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意图
- C.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 D.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 A.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是否齐全,汇票号码和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
- B.必须记载的事项是否齐全
- C.出票人签章是否符合规定,压数机压印的金额是否与大写出票金额一致
- D.实际结算金额与多余款金额是否填列准确,有无涂改
- A.银行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仍承担委托付款责任
- B.银行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 C.银行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
- D.银行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仍承担付款的责任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在建工程
- B.长期待摊费用
- C.待处理财产损益
- D.管理费用
- A.50
- B.60
- C.70
- D.80
- A.50000
- B.58500
- C.61000
- D.63000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在建工程
- D.长期待摊费用
- A.订制软件收入应根据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
- B.与商品销售分开的安装费收入应根据安装完工程度确认
- C.属于提供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收入应在提供服务时确认
- D.包括在商品售价中但可以区分的服务费收入应在商品销售时确认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B.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 C.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A.40
- B.65
- C.25
- D.45
- A.资本公积
- B.现金
- C.银行存款
- D.实收资本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B.应付利息
- C.拆入资金
- D.吸收存款
- A.待处理财产损益
- B.固定资产清理
- C.在建工程
- D.管理费用
- A.救灾支出
- B.非常损失
- C.赔偿及违约
- D.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 A.贷款利息收入
- B.其他营业收入
- C.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
- D.贴现收入
- A.固定资产盘亏
- B.购建营业办公用房
- C.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 D.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 A.营业税金
- B.固定资产折旧支出
- C.无房老职工一次性购房补贴
- D.电子设备运转费
- A.职工福利费
- B.外事费
- C.退伍军人安置费
- D.诉讼公证费
- A.营业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盈余公积
- D.差旅费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本年利润
- C.生产成本
- D.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