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等于
- B.大于
- C.小于
- D.以上都可以
- A.财产租赁合同
- B.仓储保管合同
- C.财产保险合同
- D.技术合同
- E.货物运输合同
- A.管理活动论
- B.决策有用论
- C.受托责任论
- D.信息系统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贷:原材料2000
- B.借:原材料2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贷:管理费用2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贷:营业外收入2000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财产转让所得
- A.应收保险公司的各种赔款
- B.应收的各种罚款
- C.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 D.应向职工收取的暂付款项
- E.产品销售款
- A.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 B.具有一定格式
- C.用来记录经济业务
- D.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 E.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 A.免除双重征税
- B.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
- C.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 D.消除关税
- A.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已出租的房屋
- B.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房屋
- C.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房屋的土地使用权
- D.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
- E.企业已出租的房屋
- 21
-
“库存现金日记账”()。
- A.应于每日终了结出当日余额
- B.应与"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核对
- C.应与库存现金的实有数核对
- D.可在月末时结出其余额
- E.每日终了时不应有余额
- A.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 B.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 C.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D.核算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 A.权责发生制
- B.收付实现制
- C.实地盘存制
- D.永续盘存制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教育费附加
- D.印花税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劳务成本
- D.其他业务成本
- A.明确资金支出的金额和用途
- B.付款审批
- C.办理付款
- D.付款退回
- A.购入存货运输途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 B.保管中发生的超定额净损失
- C.保管中收发差错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 D.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E.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净损失
- A.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 B.税务管理效率
- C.税制的完善程度
- D.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 A.销售产品尚未收到货款
- B.销售产品时代客户垫付的运杂费
- C.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
- D.销售产品时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
- E.销售企业支付的运杂费
- A.金银首饰
- B.汽车轮胎
- C.啤酒
- D.护肤护发用品
- A.职业性
- B.实践性
- C.继承性
- D.多样性
- A.“现金”
- B.“备用金”
- C.“银行存款”
- D.“货币资金”
- A.税收
- B.规费收入
- C.国有资产收益
- D.公债收入
- A.仅为两个
- B.仅为三个
- C.两个或两个以上
- D.两个以上
- A.23
- B.25
- C.18
- D.20
- A.记账
- B.算账
- C.报账
- D.查账
- A.5日
- B.10日
- C.15日
- D.30日
- A.成本模式
- B.公允价值模式
- C.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
- D.重置成本模式
- A.借:管理费用 2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 000 ——社会保险费 40 000
- B.借:销售费用 2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 000——职工福利 40 000
- C.借:销售费用 2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 000 ——社会保险费 40 000
- D.借:制造费用 2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 000 ——职工福利 40 000
- A.将会计六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 B.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 C.揭示了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 D.揭示了收益质量的高低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往来款项对账单
- A.一国的国民收入
- B.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 C.政府机构
- D.外国投资者
- A.在进行各项零用钱兑换作业时,应填写零用金登记表
- B.填写零用金登记表由指定人员进行
- C.兑换时经过兑换人员一人点清楚即可
- D.完成兑换之后,应将零用金登记表单保存在指定位置,以便日后查核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2400万元
- B.3600万元
- C.4800万元
- D.9600万元
- A.红字记账凭证
- B.蓝字记账凭证
- C.一张红字及一张蓝字记账凭证
- D.不能确定
- A.相关性
- B.谨慎性
- C.及时性
- D.重要性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借项凭证和贷项凭证
- C.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A.账实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证核对
- D.账表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