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存货盘盈
-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 A.信赖不足风险
- B.信赖过度风险
- C.误受风险
- D.误拒风险
- A.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
- B.对存货发出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 C.对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
- D.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
- E.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原材料”
- D.“库存商品”
- E.“应付职工薪酬”
- A.责令限期改正
- B.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行政处分
- D.追究刑事责任
- A.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
- B.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 C.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
- D.会计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
- E.确定某一计算对象成本的方法
- A.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额
- B.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额
- C.结转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材料成本超支差异额
- D.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
- E.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 A.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B.计提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C.计提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计提自建工程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20
-
哪些凭证免纳印花税()。
- A.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
- B.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 C.人寿保险合同
- D.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 A.启用日期
- B.账簿页数
- C.账簿编号
- D.移交日期
- A.可以进行账户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 B.可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C.能够保证总分类账登记的正确性
- D.适用性比较强
- E.可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A.真实性
- B.正确性
- C.合法性
- D.合规性
- 2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它主体的经济业务
- B.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 D.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 A.收入明细账
- B.总账
- C.库存现金日记账
- D.银行日记账
- A.公正原则
- B.公平竞争原则
- C.公开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库存现金
- B.运输工具
- C.专利权
- D.开办费
- A.长期待摊费用
- B.应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 B.记账凭证与汇总记账凭证的核对
- C.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簿的核对
- D.“原材料”总账账户余额与“原材料”明细账余额的核对
- 31
-
损益类帐户期末应()。
- A.没有余额
- B.借方余额
- C.贷方余额
- D.借贷方均有余额
- A.100元
- B.200元
- C.500元
- D.1000元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损益表
- A.过去义务
- B.现时义务
- C.将来义务
- D.永久义务
- A.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
- B.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
- C.出口退税
- D.各种减免退税
- A.股东大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抽取法定盈余公积
- D.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
- B.不垫款原则
- C.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 D.收妥抵用原则
- A.外卡消费交易只能联线完成,不可离线操作
- B.收银员受理Maestro卡时,需持卡人输入消费密码才能完成交易
- C.对各类原始签购单据至少保留36个月,以便持卡人及发卡银行调阅
- D.收银员受理境外IC卡时必须使用芯片完成交易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通用记账凭证
- A.成本
- B.资产
- C.损益
- D.所有者权益
- A.固定资产
- B.存货
- C.库存现金
- D.往来款项
- A.税收
- B.国有资产收益
- C.债务收入
- D.规费
- A.80000
- B.48000
- C.32000
- D.1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