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0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
- 正确
- 错误
- A.原值
- B.预计净残值
- C.预计使用年限
- D.折旧率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单位存款
- B.财政存款
- C.特种存款
- D.同业定期存款
- A.企业集团
- B.民间非营利组织
- C.分公司
- D.子公司
- A.营业办公用房基本建设指标
- B.车辆购置指标
- C.电子化设备购置指标
- D.零星固定资产购置指标
- A.如果J公司的要求合理,则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 B.如果J公司的要求合理,且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则应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 C.如果J公司的要求不合理,可以不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并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 D.如果J公司的要求不合理,且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则应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 A.调出
- B.捐赠
- C.转让
- D.盘亏
- A.产权清晰,具有或保证能够办理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
- B.该资产是本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必需的。
- C.自用比处置更具有经济可行性。
- D.拟自用资产符合本行规定的配置标准。
- A.修购基金
- B.住房基金
- C.固定基金
- D.职工福利基金
- A.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企业持有的期限较长的金融资产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企业持有意图不太明确的金融资产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
- A.审计范围
- B.审计目的
- C.审计计划
- D.审计事项
- A.30日内
- B.60日内
- C.90日内
- D.180日内
- A.交易性金融债券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应当冲减该债券成本
- B.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发生减值后仍应按原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
- C.长期贷款及具有融资性质的长期应收款项应按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 D.可供出售外币债券持有期间形成的利息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
- A.职工差旅费
- B.管理人员的工资
- C.住房公积金
- D.工会经费
- A.销售商品收入
- B.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 C.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 D.接受现金捐赠收入
- A.重要性原则
- B.相关性原则
- C.谨慎性原则
- D.客观性原则
- A.企业的人力资源
- B.企业发生研究支出,可以可靠计量,同时很难判断能否给企业带来相关经济利益
- C.企业赊销一批商品给某客户,与该商品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了该客户。但该客户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企业仍然确认了一项应收账款。
- D.企业经营租出一项固定资产,企业仍然照提折旧。
- 30
-
审计计划由( )编制。
- A.部门经理
- B.项目负责人
- C.助理人员
- D.主任会计师
-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B.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C.已过期没有利用价值的存货
- D.计划购入的固定资产
- A.应该花最大成本追求最好的控制效果
- B.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 C.只要有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不计成本
- D.不管控制效果如何,都必须努力降低控制成本
-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 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 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D.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A.财务会计部门
- B.档案部门
- C.人事部门
- D.指定专人
- A.统计抽样取得的证据证明力更强
- B.可以定量控制抽样风险
- C.统计抽样不需要职业判断
- D.统计抽样不存在非抽样风险
- A.应收利息
-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投资收益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原始凭证
- B.汇总凭证
- C.辅助账簿
- D.记账凭证
- A.19000元
- B.20000元
- C.50000元
- D.23400元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资源税
- A.较容易
- B.难以识别
- C.特别容易
- D.容易
- A.105.3元
- B.189.54元
- C.94.77元
- D.81元
- A.31590元
- B.18000元
- C.27000元
- D.30000元
- A.其他业务成本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A.105万元
- B.187万元
- C.122万元
- D.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