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收集信息
- B.存贮信息
- C.传递信息
- D.修改信息
- A.藏书设备
- B.文献信息
- C.服务读者
- D.整理图书
- A.孙家鼎
- B.孙中山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 A.图书馆
- B.藏书楼
- C.书房
- D.藏书阁
- A.印刷型
- B.竹简型
- C.布帛型
- D.篆刻型
- A.款目载体形式分
- B.款目载体内容分
- C.款目载体主题分
- D.款目载体格式分
- A.第一级
- B.第二级
- C.第三级
- D.第四级
- A.采集
- B.加工
- C.存贮
- D.整理
- A.种类和数量
- B.内容和形式
- C.类别和等级
- D.价值和功用
- 10
-
( )属于特藏目录
- A.地方志目录
- B.借书处目录
- C.阅览室目录
- D.分类目录
- A.高等院校
- B.图书馆
- C.研究机构
- D.学术界
- A.7.5cmX12.5cm
- B.8.5cmX12.5cm
- C.7.6cmX13.5cm
- D.7.6cmX12.5cm
- A.人工识别
- B.机器自动排列组织
- C.无序排列
- D.难以识别
- 14
-
标目法要( )
- A.描述文献
- B.选择统一标目
- C.整理文献
- D.分析文献
- A.主题表
- B.分类表
- C.汉语拼音表
- D.英语字母表
- 16
-
类目表反映的是一种( )
- A.系统关系
- B.字顺次序
- C.次序列表
- D.类名顺序
- 17
-
详表是整个分类法的( )
- A.正文
- B.主体
- C.骨架
- D.部类
- 18
-
复分表也称( )
- A.详表
- B.简表
- C.共同区分表
- D.细目表
- 19
-
图书分类法不包括( )
- A.编类
- B.辨类
- C.归类
- D.辩类
- A.第一级
- B.第二级
- C.第三级
- D.第四级
- A.借阅大众化
- B.操作电脑化
- C.资源独享化
- D.结构分散化。
- A.体裁
- B.文种
- C.开本
- D.主题
- A.效能评估
- B.成本---效能评估
- C.成本---绩效评估
- D.成本----效益评估
- A.自然景物
- B.自然
- C.人类
- D.实践
- A.馆长
- B.借阅守则
- C.读者
- D.硬件设施
- A.信息内容
- B.信息符号
- C.信息流通
- D.载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