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办理完毕的
- B.有查考价值的
- C.机关在工作中形成的
- 正确
- 错误
- A.主要.次要责任者,及一切涉密者
- B.被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
- C.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 D.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 A.宪法
- B.刑法
- C.税收征管法
- D.公务员法
- A.秘密
- B.机密
- C.绝密
- D.一般性秘密
- 12
-
“法治六进”包括()
- A.进机关.进社区
- B.进企业.进学校
- C.进医院.进公共场所
- D.进乡村.进单位
- A.计划
- B.报告
- C.报表
- D.总结
- A.隐瞒
- B.逃避
- C.谎报
- D.缓报
- A.参与办理者在先,单纯知晓者在后
- B.主管领导者、主管部门、主管人在先,其他人在后
- C.涉及先决条件者在先,利用条件者在后
- D.单纯知晓者在先,参与办理者在后
- A.密件
- B.文件
- C.密品
- D.资料
- A.绝密
- B.机密
- C.秘密
- D.内部
- A.被动制发
- B.内容应主要围绕询问的问题组织
- C.正文的开头要写明来文的日期及有关其他情况
- D.主动制发
- A.外交
- B.海关
- C.公安
- D.国家安全
- A.根据
- B.缘由
- C.事由
- D.数量
- E.结尾
- F.结语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22
-
通报具有的特点是()。
- A.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 B.让事实说话,而不过多阐发和议论
-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作用
- D.具有较强的号召性
- A.每月30日
- B.每年年中和年末
- C.每月23-27日
- D.每月25-30日
- 24
-
通报情况使用()。
- A.通知
- B.通告
- C.通报
- D.情况报告
- A.确保3~5年内建成
- B.加强《准则》、《条例》的学习
- C.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2016—2020年)
- D.江政发〔2017〕1号
- A.能
- B.不能
- C.不知道
- D.都有可能
- A.解除疲劳
- B.阅读
- C.娱乐
- D.学习
- A.由个人妥善保管
- B.及时交保密工作人员登记、管理
- C.自行销毁
- A.应构成新的全宗
- B.应构成联合全宗
- C.不能构成新的全宗
- D.应构全宗汇集
- A.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
- B.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
- C.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建国
- D.1949年建国以后
- A.引述原文
- B.摘要概括
- C.综合归纳
- D.解释说明
- A.地图
- B.指南
- C.传记
- D.电话黄页
- A.企业的中心工作
- B.企业的发展
- C.市场
- D.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