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事业单位文秘公共基础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聘任制作为我国行政领导者的一种产生方式,其优点是( )。

  • A.有利于人才流动,双向选择
  • B.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
  • C.可以开阔视野,广纳人才
  • D.充分体现公开原则
2

下列有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 B.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
  • C.原则上只作合法性审查,不作合理性审查
  • D.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不对抽象行为进行审查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是( )。

  •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C.以公有制为主体
  •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

  • A.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C.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5

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

  •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 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 C.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 D.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6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功能是( )。

  • A.学习的功能
  • B.沟通的功能
  • C.协调的功能
  • D.团结的功能
7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 A.开放要有新局面
  • B.改革要有新突破
  • C.发展要有新思路
  • D.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9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

  • A.二者互相作用,辩证统一
  • B.物质文明不决定精神文明
  • C.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 D.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0

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

  • A.许可证
  • B.执照
  • C.律师证
  • D.技术鉴定书
11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是( )。

  • A.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 D.力争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4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下列哪一机构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 )

  • A.该派出机构
  • B.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
  • C.该行政机关
  • D.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
15

公务员必须退休是指( )。

  • A.男年满55周岁
  • B.女年满55周岁
  • C.工作年限满20年
  • D.工作年限满30年
16

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 A.拘役
  • B.管制
  • C.有期徒刑
  • D.剥夺政治权利
17

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

  • A.法律前提
  • B.法律事件
  • C.法律后果
  • D.法律行为
18

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不宜采取( )。

  • A.取缔非法收入
  • B.实行平均分配
  • C.调节过高收入
  • D.清理不合理收入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 B.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C.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 D.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

意识的本质是( )。

  •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B.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 C.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1

复杂劳动被当作简单劳动的倍加,是因为( )。

  • A.从事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 B.从事复杂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差别
  • D.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22

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 )。

  • A.起决定性作用
  • B.只起微不足道的作用
  • C.起补充实践检验的作用
  • D.与实践共同起决定性作用
2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

  • A.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
  •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 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 A.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 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 C.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5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2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阶级斗争
  • B.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的矛盾
  • C.经济发展同道德滑坡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
29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 A.运动和静止
  • B.认识和实践
  • C.存在和思维
  •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0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的是( )。

  • A.司法监督
  • B.立法监督
  • C.审计监督
  • D.社会与舆论监督
31

国家公务员是指( )。

  • A.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C.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 D.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 D.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33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

  • A.固有属性
  • B.根本特性
  • C.存在形式
  • D.最高理性
3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35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 A.发展生产力.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B.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C.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