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公文写作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公文写作上的特殊要求,除符合政策法规外,还包括(   )。

  • A.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 B.主题突出,条分缕析
  • C.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 D.用语得体,表达简洁
2

通常采用何种词名再次强调整行文目的或陈述具本要求(   )。

  • A.“尽快函复为盼”
  • B.“特通报表拨,以资鼓励”
  • C.“上述要求,请予批准”
  • D.“上述报告,如无不妥,请……”
3

为使公文正文段落或句子前后衔接,常使用的承接词有(   )。

  • A.与其说……不如
  • B.综上所述、基于上述
  • C.据此、为此
  • D.总而言之
4

公文写作要则有(   )。

  • A.具有合法性
  • B.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 C.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 D.饱含哲理、强调目的
5

为了维护文件的严密性与条理性应避免使用(   )。

  • A.“一般”
  • B.“似”
  • C.“试行”
  • D.“补充”
6

书写公文时,应使用的字迹材料为(   )。

  • A.铅笔
  • B.墨汁
  • C.碳素墨水
  • D.蓝黑墨水
8

通知的特点是(   )。

  • A.有强制约束作用
  • B.应用广泛
  • C.内容单纯
  • D.执行性
9

公文在写作上的特殊要求,除符合政策法规外,还包括(   )。

  • A.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 B.主题突出,条分缕析
  • C.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 D.用语得体,表达简洁
10

撰拟文稿的一般程序包括(   )。

  • A.构思
  • B.安排结构
  • C.拟定提纲
  • D.正式书写
11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

  • A.严谨
  • B.鲜明
  • C.朴实
  • D.严格
12

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 A.同级政府之间
  •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 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13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 A.情况特殊紧急
  •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 D.林业部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起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14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接受抄送的机关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 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16

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

  •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的奇迹
  •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17

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   )。

  • 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 B.直接表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 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
  • D.表示敬意、谢意
18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19

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

  •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 B.只列其中一种即可
  • C.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并用全称
  •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20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

  • A.阿拉伯数字
  • B.汉字
  • C.汉字大写
  •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21

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B.党、政、军各类机关
  •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23

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

  •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24

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

  • A.逐级行文
  • B.多级行文
  • C.越级行文
  • D.直接行文
25

决定必须由(   )。

  •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 C.政府部门制发
  •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26

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

  • A.逐级行文
  • B.多级行文
  • C.越级行文
  • D.直接行文
27

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

  • A.被动发文
  • B.主动发文
  • C.是对报告的批件
  •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9

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

  • A.语气词表述
  • B.惯用的句式表达
  • C.感叹词表达
  • D.无主句表达
30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

  • A.法律部门、
  • B.上级机关
  • C.部门领导
  • D.法定作者
31

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 A.都要上级请示
  •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32

公文中的词语应(   )。

  • A.含义确切
  • B.韵味无穷
  • C.可圈可点
  • D.色彩丰富
33

公文的语言应当是(   )。

  • A.庄重严谨
  • B.华丽流畅
  • C.威严有力
  • D.古朴典雅
34

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 A.上行文
  • B.平行文
  • C.越级行文
  • D.下行文
35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 A.情况特殊紧急
  •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 D.林业部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36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 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37

文件的连续性指(   )。

  •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关必要的继承关系
  •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 D.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38

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主送)的公文属于(   )。

  • A.上行文件
  • B.下行文件
  • C.平行文件
  • D.呈请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