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事由
- B.地点
- C.背景
- D.摄影者
- A.全称
- B.简称
- C.通用全称
- D.通用简称
- A.作为新机关档案并入新机关全宗
- B.以原全宗为单位由新机关代管
- C.以原全宗为单位向档案馆移交
- D.直接销毁
- A.档案整理首先是从区分全宗开始的
- B.档案著录是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 C.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向社会开放
- D.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
- A.档案收集是整个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特殊地位
- B.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一种手段
- C.档案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基本途径
- D.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各项工作的质量
- A.文件制作阶段
- B.文件现实使用阶段
- C.文件暂时保存阶段
- D.文件永久保存阶段
- A.提供原件
- B.档案外借
- C.制发档案证明
- D.制发档案复制本
- A.全面性
- B.现实性
- C.动态性
- D.流动性
- A.通过时间
- B.发布时间
- C.印制时间
- D.收文时间
- A.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成与繁殖
- B.加速档案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
- C.降低档案纸张强度
- D.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
- A.生效时间
- B.签署时间
- C.印制时间
- D.收文时间
- A.存储总量
- B.科技含量
- C.处理能力
- D.输出能力
- A.证据性
- B.本源性
- C.参考性
- D.内在联系性
- A.统计
- B.整理
- C.选择
- D.编目
- A.10年
- B.20年
- C.30年
- D.40年
- A.科技情报手段
- B.科技储备手段
- C.科技交流手段
- D.科技参考手段
- A.5
- B.10
- C.15
- D.20
- A.排它规则
- B.同一规则
- C.效用规则
- D.子项之和等于母项之规则
- A.有下属单位
- B.有固定的主管机关
- C.有固定资产
- D.能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
- A.平放
- B.卷放
- C.折叠
- D.折叠组卷
- A.缩短
- B.延长
- C.终止
- D.不变
- A.按目录鉴定
- B.统计选样法
- C.直接鉴选法
- D.按档案题名鉴定
- A.文摘
- B.检索标识
- C.目录
- D.索引
- A.在字面形式上与文件主题完全一致
- B.与文件主题性质完全相同
- C.意义相同
- D.互相之间在概念上有某种逻辑关系
- A.整个社会
- B.主要用户
- C.档案部门
- D.领导
- A.广义的事由联系
- B.狭义的事由联系
- C.相同的时间特征
- D.相同的空间特征
- A.信息
- B.实体
- C.智能
- D.馆藏
- A.质和量
- B.宏观和微观
- C.主体与客体
- D.内容与形式
- A.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 B.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
- C.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 D.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 A.0℃以下
- B.0℃-14℃
- C.14℃-24℃
- D.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