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5年有效期的
- B.20年(含)以上的
- C.20年以下有效期的
- D.未注明有效期的
- A.电磁辐射泄密
- B.磁介质失控泄密
- C.计算机管理人员泄密
- D.计算机联网泄密
- E.非法入侵泄密
- A.建议稿
- B.征求意见稿
- C.送审稿
- D.报批稿
- E.审定稿
- A.会议记录
- B.收发文登记
- C.统计年报
- D.调研分析
- E.人员名册
- F.介绍信或介绍信存根
- 15
-
档案的特点( )。
- A.档案是直接形成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的历史记录
- B.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
- C.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A.鉴定档案的真伪
- B.鉴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 C.鉴定档案的价值
- A.依法利用国家档案的权利
- B.处理和优先利用属于自己所有档案的权利
- C.公布自己所有档案的权利
- D.隐私权
- A.以左为上
- B.以右为上
- C.以远为上
- D.居中为上
- A.接收本机关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移交的案卷
- B.收集与本机关业务工作有关的资料
- C.接收撤销机关档案
- A.年度分类法
- B.组织机构分类法
- C.问题分类法
- A.加温、减温、加湿、除湿
- B.减温、加温
- C.降温、减湿
- D.加湿、减湿
- A.案卷封面—卷内文件目录—文件—备考表—封底
- B.案卷封面—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文件—封底
- C.案卷封面—备考表—文件—卷内文件目录—封底
- D.文件—案卷封面—备考表—卷内文件目录—封底
- A.提起行政诉讼
- B.申请复核或者申诉
- C.申请行政复议
- A.7个工作日内
- B.15个工作日内
- C.20个工作日内
- A.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B.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 C.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中从事公务和人员
- A.规章制度
- B.档案体系
- C.管理标准
- D.工作标准
- A.文种形式
- B.载体形式
- C.档案形式
- D.数字形式
- A.批评教育
- B.行政处分与通报
- C.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D.通报批评
- A.档案工作标准
- B.档案工作法规
- C.档案工作法律
- D.档案工作制度
- A.必须持单位证明信
- B.不必办理任何手续
- C.必须持单位证明信或身份证明
- D.不用办理借阅单
- A.借阅模块
- B.录入模块
- C.整编模块
- D.查询模块
- A.保护
- B.利用
- C.鉴定
- D.销毁
- A.永久
- B.30年
- C.10年
- D.5年
- A.相等
- B.大于
- C.小于
- D.随便
- A.20
- B.30
- C.10
- D.40
- A.二十
- B.三十
- C.十
- D.四十
- A.书写材料好
- B.书写材料一般
- C.书写材料可以
- D.书写材料优良
- A.50字
- B.100字
- C.150字
- D.200字
- A.检索、发掘
- B.自动、人工
- C.分析、综合
- D.检索、综合
- A.八
- B.十
- C.十三
- D.八
- E.十
- F.十三
- 41
-
档案著录项目共分( )。
- A.三项
- B.五项
- C.七项
- D.九项
- A.立即
- B.30日后
- C.60日后
- A.法律、法规
- B.法律、法规、规章
- C.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 A.保存
- B.利用
- C.保存和利用
- D.参考
- A.可以
- B.必须
- C.一般
- D.不知道
- A.自然因素
- B.人为因素
- C.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D.不确定因素
- A.文
- B.纸
- C.数字
- D.电子
- A.5年
- B.15年
- C.30年
- D.10年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 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
- 50
-
分类目录著录范围( )。
- A.以全宗为著录范围
- B.以档案室的全部档案为著录范围
- C.以主题词揭示全部或案卷内容为著录范围
- D.以文件内容为著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