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自由跌流式
- B.鼻坎挑流式
- C.滑雪道式
- D.底流消能式
- A.拱梁法
- B.拱冠梁法
- C.纯拱法
- D.材料力学法
- A.坝基面
- B.坝体内的层面
- C.地基深层软弱结构面
- D.坝体下游面坡
- A.挡水建筑物
- B.泄水建筑物
- C.整治建筑物
- D.引水建筑物
- A.水平向下游
- B.向左岸
- C.闭合缝
- D.垂直向上
- 26
-
观测纵横断面要求( )。
- A.横断面不小于3个
- B.横断面不小于4个
- C.纵断面不小于4个
- D.纵断面不小于3个
- A.检查钢丝长度有无变化
- B.检查钢丝是否有足够的张力
- C.检查浮体是否与桶壁接触
- D.检查坐标仪的零位值
- 28
-
检修闸门一般布置在()
- A.进口处
- B.出口处
- C.孔身段
- D.泄水孔的任意断面均可
- A.平板坝
- B.连拱坝
- C.大头坝
- D.浆砌石坝
- A.圆形
- B.圆拱直墙形
- C.马蹄形
- D.卵形
- A.水准测量法
- B.视准线法
- C.前方交会法
- D.引张线法
- A.观测墩上应设置强制对中底盘
- B.一条视准线只能监测一个测点
- C.对于重力坝,视准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0m
- D.受大气折光的影响,精度一般较低
- A.三角形
- B.矩形
- C.梯形
- D.弧形
- A.0.05mm
- B.0.1mm
- C.0.15mm
- D.0.3mm
- A.加固围岩,提高围岩的整体性
- B.充填衬砌与围岩之间的空隙,使之结合紧密
- C.保证围岩的弹性抗力
- D.减小外水压力
- A.检查和排水
- B.灌浆和排水
- C.排水
- D.交通
- A.0.35---0.45
- B.0.15---0.25
- C.0.25---0.50
- D.0.50---0.75
- A.闸门位置移向高水位一侧
- B.当增加闸室结构尺寸
- C.加闸室底板的齿墙深度
- D.变铺盖长度或排水设施布置,以增加稳定性
- A.渗流速度的大小和土料颗粒的组成
- B.渗透坡降的大小和土料颗粒的组成
- C.渗透速度的大小和浸润线的位置
- D.渗透坡降的大小和浸润线的位置
- A.圆形
- B.圆拱直墙形
- C.马蹄形
- D.卵形
- A.反滤层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无粘性土料组成,它的作用是滤土
- B.反滤层各层材料的粒径沿渗流方向由大到小布置
- C.相邻两层间,较小层的颗粒不应穿过粒径较大层的孔隙
- D.各层内的颗粒不能发生移动
- A.不管滑坡体上有无永久性建筑物,都采用相同的监测精度
- B.按主要滑动方向确定测线和布设测点
- C.高滑坡体上的测点尽量采用固定标志,做到无人立标
- D.裂缝测点布设在裂缝两侧
- A.宽缝重力坝
- B.碾压式重力坝
- C.空腹重力坝
- D.实体重力坝
- A.混凝土重力坝
- B.浆砌石重力坝
- C.实体重力坝
- D.溢流重力坝
- 45
-
正常的沉陷过程线是()。
- A.初期斜率较小,后期逐渐增大
- B.初期斜率较大,后期逐渐平缓
- C.以上两种都是
- D.以上两种都不是
- A.渗透系数
- B.渗径系数
- C.几何形状
- D.渗透流量
- A.水库的总库容、治河、灌溉、排涝、供水、装机容量分为五等
- B.水库的总库容、防洪、泄洪、排涝、供水、装机容量分为五等
- C.水库的总库容、防洪、灌溉面积、农田排涝、供水、装机容量分为五等
- D.水库的总库容、防洪、灌溉面积、排涝、供水、装机容量分为五等
- A.使相邻结构性的重量不要相差太大
- B.重量轻的结构先施工,地基先行预压
- C.使地基反力分布趋于均匀,闸室结构布置对称
- D.工加固地基
- A.反滤层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无粘性土料组成,它的作用是滤土
- B.反滤层各层材料的粒径沿渗流方向由大到小布置
- C.相邻两层间,较小层的颗粒不应穿过粒径较大层的孔隙
- D.各层内的颗粒不能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