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5
-
餐饮服务提供者从食品经营者(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原辅材料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者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原辅材料出厂检验合格证
- B.检查原料的外观及感官质量,不采购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C.按规定索取并留存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证明和购物凭证
- D.按规定记录采购食品的相关信息
- A.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 B.控制病原菌繁殖
- C.杀灭病原菌
- D.不食用受到病原菌污染的食品
- A.生、熟食品容器采用不同的标记
- B.生、熟食品容器采用不同的材质
- C.生、熟食品容器采用不同的形状
- D.直接标注生、熟的字样
- A.不得添加任何西药
- B.不得添加任何中草药
- C.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 D.不得标识、宣传制作的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
- A.硼砂
- B.罂粟壳
- C.酸性橙(金黄粉)
- D.甲醇
- A.拒绝、拖延、限制监督检查人员进入被检查场所或者区域的,或者限制检查时间的;
- B.拒绝或者限制抽取样品、录像、拍照和复印等调查取证工作的;
- C.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或者延迟提供与检查相关的合同、记录、票据、账簿、电子数据等材料的;
- D.声称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或者相关工作人员不在岗,或者故意以停止生产经营等方式欺骗、误导、逃避检查的。
- A.肉
- B.禽
- C.蛋
- D.乳制品
- 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 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 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
- 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
- A.出菜前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腐败变质或感官异常的,不得供应
- B.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用具使用前进行消毒
- C.用于菜肴装饰的物品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
- D.烹饪后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的食品,应在60℃以上或10℃以下存放
- A.是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 B.其生长条件与大部分致病菌类似
- C.直接入口食品接触表面检出大肠菌群表明可能受到了致病菌的污染
- D.通常被称为指示菌
- A.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 B.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 C.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 D.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A.六六六
- B.滴滴涕
- C.敌百虫
- D.乐果
- 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B.食品添加剂专柜存放,专人保管
- C.使用时准确称量、建立使用记录
- D.食品添加剂可以无限量使用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 C.食源性寄生虫病
- D.食品腐败变质
- A.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食品
- B.无包装的食品
- C.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 D.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
- B.活动性肺结核
- C.渗出性皮肤病
- D.化脓性皮肤病
- A.1米、45度
- B.2米、30度
- C.3米、60度
- D.4米、90度
- A.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 B.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
- C.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 D.临时进入专间的设备维修、监督检查等人员不必穿戴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
- A.胭脂红
- B.柠檬黄
- C.苋菜红
- D.红曲米
- A.限期召回商品
- B.信用警示、公示
- C.取消市场准入
- D.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A.离地面2米左右
- B.离地操作台2米
- C.悬挂在墙壁里
- A.70℃
- B.90℃
-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 B.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A.禁止抽烟
- B.禁止用手指蘸食物尝味,或是用舔过的手指去分食品
- C.手上的伤口和溃烂处必须用防水敷料包扎好,并定期换洗,如有脓毒性伤口,睑腺炎,甲沟炎等疾病,必须停止制作食物的工作,直到痊愈为止。
- D.梳理头发
- 50
-
食品经营者可以经营()。
- A.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 B.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
- C.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 D.未超保质期的合格食品
- A.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 B.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食用方法
- C.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 D.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其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不得上市销售
- A.食品加工操作时
- B.工间休息时
- C.虫害出现时
- A.食品经营许可证
- B.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 C.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
- D.食品经营许可证副本
- A.6个月
- B.1年
- C.18个月
- D.2年
- A.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 B.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 C.五倍以上
- D.十倍以上
- A.各门店可以使用连锁集团的同一份《食品经营许可证》
- B.各门店应当分别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
- C.如各门店从事相同业务,则无须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
- D.如各门店在同一城市,则无须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
- A.10
- B.20
- C.30
- D.60
- A.啤酒冒泡多
- B.罐头胖听,盖子鼓起来
- C.虾、蟹烧熟后颜色变红
- A.应为独立隔间
- B.应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
- C.温度要求应达到26℃以上
- A.10
- B.20
- C.30
- D.60
- A.20
- B.30
- C.60
- D.90
- A.向所在的卫生部门报告
- B.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
- C.需要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不必办理
- D.不做任何处理
- A.工作服
- B.食品接触面
- C.以上都是
- A.1米
- B.2米
- C.3米
- D.4米
- A.一
- B.二
- C.三
- D.五
- A.6mm
- B.10mm
- C.18mm
- D.25mm
-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 D.以上都对
- A.道德谴责
- B.民事责任
- C.刑事责任
- 69
-
食品检验实行()负责制。
- A.食品检验机构
- B.检验人
- C.质量监督部门
- 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 D.以上都对
- A.“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材料”
- B.“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 C.“超过保质期限及其它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 D.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