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粮油保管员考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自然通风降温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其效果与()有关。

  • A.氧气浓度
  • B.二氧化碳浓度
  • C.温度
  • D.湿度
4

毛霉属于()。

  • A.中温、高湿性菌
  • B.高温、高湿性菌
  • C.中温、中湿性菌
  • D.高温、中湿性菌
6

通常把容重小于()的建筑材料称为隔热材料或保温材料。

  • A.500千克/米3
  • B.800千克/米3
  • C.1000千克/米3
  • D.1200千克/米3
7

消防工作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B.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 C.防治为主,消防结合
  • D.防治为主,防消结合
8

利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检测温度时,应包括()。

  • A.气温检测、外温检测、粮温检测
  • B.气温检测、货温测、粮温检测
  • C.墙温测、仓温检测、粮温检测
  • D.气温检测、仓温检测、粮温检测
9

粮油保管自然损耗量等于入库总量减去(),再减去水分杂质减量。

  • A.运输损耗量
  • B.出库总量
  • C.实际损耗量
  • D.定额损耗量
16

下列对粮食生霉阶段主要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粮食的胚部和破损处,生长出肉眼可见的霉菌菌落,俗称“点翠”
  • B.微生物区系以田间微生物为主而且数量骤增
  • C.在霉粮区,湿热逐步积累,粮温升高,导致粮食显著发热
  • D.出现较为明显的霉粒、霉味及严重的色变
20

在仓房结构中,()对安全储粮是不利的。

  • A.屋顶隔热层
  • B.外墙面刷白
  • C.多开门窗
  • D.地面防潮层
22

自然通风降水是指利用()条件降低储粮水分。

  • A.自然环境
  • B.温度环境
  • C.湿度环境
  • D.低温环境
29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 A.完成劳动任务
  • B.主动完成劳动任务
  • C.积极完成劳动任务
  • D.拼命完成劳动任务
30

下列关于分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从中分取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的过程称为分样
  • B.分样包括混样和分样两个步骤
  • C.对分样的要求是:充分混合,均匀分取
  • D.小麦、小麦粉都可用分样器法分样。
33

我国规定机械通风降温系统的空气途径比为()。

  • A.1.2:1~1.3:1
  • B.1.3:1~1.4:1
  • C.1.4:1~1.5:1
  • D.1.5:1~1.8:1
34

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测量范围为:()。

  • A.0-1000ml/m3
  • B.0-500ml/m3
  • C.0-400ml/m3
  • D.0–600ml/m3
35

()包括日光暴晒法和烘干杀虫法。

  • A.化学杀虫法
  • B.高温杀虫法
  • C.低温杀虫法
  • D.辐照杀虫法
37

定期对油罐管线进行除锈是日常维护的工作内容之一,本部门常用的除锈方法有()等。

  • A.酸洗法、机械法
  • B.酸洗法、手工法
  • C.喷射法、机械法
  • D.手工法、机械法
38

在液压翻板的承重台落下到位前,()不允许下落。

  • A.汽车厢板
  • B.汽车车厢
  • C.汽车
  • D.挡轮器
41

()与低温干燥特点不相符。

  • A.烘后品质好
  • B.干燥时间长
  • C.粮食爆腰多
  • D.风温不高
42

下列对粮食早期霉变阶段主要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轻度变色、变味
  • B.粮食的脂肪酸值和酸度增加
  • C.田间微生物减少,储藏微生物增加
  • D.肯定出现粮食发热
46

下列对发热霉变粮堆通风降湿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通风前的粮情检查,最重要的是粮粒物理形状是否正常
  • B.机械通风时机通常选择秋、冬季天气晴朗的气候,夏季应选择夜间
  • C.对杂质聚集部位或通风死角可插入探管或适当降低粮面高度,避免通风出现“短路”
  • D.通风过程中勤检查,勤翻倒粮面,避免粮面或仓壁出现结露
48

磷化氢气体检测仪和报警仪的传感器通常采用()原理。

  • A.定电流电解法
  • B.定电压电解法
  • C.定电容电解法
  • D.定电阻电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