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粮油保管员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把导热系数小于()的建筑材料称为隔热材料或保温材料。

  • A.0.10瓦/米·度
  • B.0.23瓦/米·度
  • C.0.30瓦/米·度
  • D.0.50瓦/米·度
4

磷化氢气体检测仪和报警仪的传感器通常采用()原理。

  • A.定电压电解法
  • B.定电压法
  • C.定电解法
  • D.电解法
7

下列对引起粮食发热主要生物热源,理解正确的是()。

  • A.粮食自身的呼吸代谢
  • B.粮堆中杂草种子的呼吸代谢
  • C.粮堆中微生物的呼吸代谢
  • D.粮堆中害虫的呼吸代谢
8

下列对粮食早期霉变阶段主要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轻度变色、变味
  • B.粮食的脂肪酸值增加,酸度减少
  • C.田间微生物减少,储藏微生物增加
  • D.如果热量积聚,则会出现粮食发热
9

下列储粮防护剂中,商品名与其成分正确对应的是()。

  • A.防虫磷(杀螟硫磷)
  • B.杀虫松(马拉硫磷)
  • C.安得利(甲基嘧啶硫磷)
  • D.谷虫净(马拉硫磷与植物性挥发油合剂)
10

道德和法律所起作用的范围是()的。

  • A.随环境变化
  • B.相同
  • C.不相同
  • D.无穷
15

消防工作方针是“()”。

  • A.防治并举,消防结合
  • B.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D.防治为主,防消结合
16

药材甲长椭圆形,暗褐色,略有光泽;触角11节,();前胸背板中央明显隆起,后缘比鞘翅基部宽;鞘翅上有明显纵沟纹。

  • A.3~8节扁平膨大,9~11节念珠状
  • B.3~8节念珠状,9~11节扁平膨大
  • C.3~8节梳齿状,9~11节扁平膨大
  • D.3~8节念珠状,9~11节长丝状
19

分析天平加减砝码或环码,必须使天平处于()。

  • A.停点位置
  • B.完全休止状态
  • C.平衡点位置
  • D.水平状态
20

小麦储存的品质控制指标有色泽、气味、粘度、()、品尝评分值。

  • A.脂肪酸值
  • B.面筋吸水量
  • C.过氧化值
  • D.降落值
22

称量时,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

  • A.左边的托盘里
  • B.右边的托盘里
  • C.左右的任一个托盘里
  • D.基座上
27

正常情况下在房式仓中冬季粮温为()。

  • A.下层>中层>上层
  • B.中层>下层>上层
  • C.下层>上层>中层
  • D.上层>中层>下层
31

储粮微生物可将粮食中的糖类和脂肪首先分解为()。

  • A.葡萄糖、维生素
  • B.葡萄糖、氨基酸
  • C.葡萄糖、脂肪酸
  • D.氨基酸、葡萄糖
33

下列对粮食霉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粮食霉变是否发生及发展快慢,主要决定于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 B.微生物在高于RH50~60%等有利的环境中,便开始代谢活动,粮食也开始霉变
  • C.作为发生“粮食霉变事故”的起始标志是生霉阶段
  • D.粮食霉变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的依据是粮堆温度
37

储粮微生物可将粮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首先分解为()。

  • A.维生素、氨基酸
  • B.氨基酸、葡萄糖
  • C.脂肪酸、葡萄糖
  • D.脂肪酸、氨基酸
39

下列对发热霉变粮堆通风降湿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机械通风时机通常选择秋、冬季天气晴朗的气候,夏季应选择夜间
  • B.通常采用排出式通风
  • C.对杂质聚集部位或通风死角可插入探管或适当降低粮面高度,避免通风出现“短路”
  • D.通风过程中不容许翻倒粮面
43

下列对发热霉变粮堆通风降湿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机械通风时机通常选择秋、冬季天气晴朗的气候,夏季应选择夜间
  • B.通常采用吸入式通风
  • C.对杂质聚集部位或通风死角可插入探管或适当降低粮面高度,避免通风出现“短路”
  • D.通风过程中勤检查,勤翻倒粮面,避免粮面或仓壁出现结露
46

道德对人们行为所干涉的范围()。

  • A.与法律一样
  • B.要比法律狭窄
  • C.要比法律广泛
  • D.与法律不可比
47

粮食的热特性是粮堆物理性质之一,它包括粮食的()。

  • A.导热性和导温性
  • B.温度系数
  • C.导热系数
  • D.导温系数
48

通过定期连续测定粮温,根据粮温变化可判断粮堆发热霉变情况,下列粮温变化一般不需要考虑是粮食发热引起的。()

  • A.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1.0℃/天
  • B.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11℃/3天
  • C.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16℃/5天
  • D.进入冬季,粮温上升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