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0
-
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点。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
- B.酸价增大、过氧化值增大
- C.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增大
- D.酸价增大、过氧化值降低
- A.AR
- B.GR
- C.CP
- D.LR
- A.随机扦样;
- B.选择性扦样;
- C.单独扦样;
- D.特殊扦样。
- A.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
- B.在重复性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出现的几率相等;
- C.随机误差的出现捉摸不定,无规律可循;
- D.随机误差
- A.10
- B.15
- C.20
- D.30
- A.技术标准
- B.安全标准
- C.工作标准
- D.管理标准
- 27
-
原始记录应由()核准。
- A.技术负责人;
- B.质量负责人;
- C.校核员;
- D.化验员之间相互
- A.无要求
- B.不太高即可
- C.30℃以下
- D.要冷却至室温
- A.无机杂质
- B.有机杂质
- C.无机杂质、有机杂质
- D.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以及异种粮粒
- A.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 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 C.为“推陈出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 A.12.0mm、3.0mm
- B.3.0mm1.0mm
- A.【H+】=0.0050mol/L
- B.PH=12.30
- C.20.36
- D.3600
- A.便于酶进行水解
- B.便于糖的析出
- C.使酶的活性增加
- D.使淀粉分子运动加剧
- A.原始样品
- B.保留样品
- C.平均样品
- D.试验样品
- A.据实填报;
- B.按委托单位要求填报;
- C.按领导意图填报;
- D.按受检单位要求填报。
- A.代表性
- B.平均
- C.实验
- D.分析
- A.样品在电炉上灼烧至无烟后放入
- B.样品可以直接放入灰化
- C.样品灰化后关闭电源立即取出
- D.样品在马弗炉中灰化过夜
- A.全部通过
- B.<1.0%
- C.<5.0%
- D.<10%
- A.总体范围和扦样单元
- B.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
- C.扦样单元,总体范围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
- D.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受检方确定
- A.将错误的数字用橡皮檫轻轻檫掉,改填正确的数字
- B.用涂改液涂改比用橡皮檫效果更好
- C.将原始记录撕掉重抄,既正确有美观
- D.将错误的数字划掉,在近旁改填正确的数字,并加盖更改人的条章或签名
- A.农业生产
- B.种植结构调整
- C.粮食生产
- D.农业产业化
- A.受检单位名称、地址
- B.粮(油)堆放形式
- C.环境条件
- D.代表数量
- A.用小刀仔细将变色层挂去后
- B.反光面平整的情况下
- C.碳酸镁反光片完整的情况下
- D.以上都不是
- A.双试验
- B.对比试验
- C.平行试验
- D.空白试验
- A.失水速度快(约3min)
- B.失水速度慢(约1h)
- C.失水速度快(约70s)
- D.失水速度慢(约30min)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A.25
- B.26
- C.25.4
- D.25.5
- A.腹部
- B.背部
- C.中心
- D.腹部和心部
- A.4月5日
- B.2月3日
- C.3月4日
- D.完整的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