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什么是备自投?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切断电源,火灾现场尚未停电时,应设法先切断电源
- B.防止触电,人身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电压110kV及以下者不应小于3m,220kV及以上者不应小于5m
- C.发动周围的居民积极参与灭火救灾
- D.泡沫灭火器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 A.额定电压220、110V
- B.允许偏差-10%~+10%
- C.纹波系数不大于5%
- D.额定容量大于50W
- A.正序
- B.负序
- C.零序
- D.谐波
- A.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接地短路
- B.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或极性错误
- C.直流回路两点接地引起的误动
- D.回路中的继电器损坏或绝缘击穿
- E.差动继电器内平衡线圈螺丝松动
- F.CT10%误差曲线不符要求
- A.相电压
- B.相电流
- C.线电流
- D.线电流及相电流
- A.初始动作电流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 B.比率制动系数较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 C.拐点电流较大,且比率制动系数较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 D.当拐点电流及比率制动系数分别相等时,初始动作电流小者,其动作灵敏度高
- A.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
- B.三相星形接线
- C.两相电流差接线
- D.三相零序接线
- A.感应电动势
- B.感应电流
- C.磁力线
- D.感应磁场
- A.3A
- B.2A
- C.1A
- D.1/3A
- A.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特殊情况下可与控制回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
- B.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特殊情况下可与该所远动系统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
- C.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 D.无特殊要求
- A.只反映接地故障
- B.反映相间故障
- C.反映变压器故障
- D.反映线路故障
- A.是不允许的
- B.将有击穿主绝缘的恶果
- C.有相当大的危害
- D.是允许的
- A.加快保护动作时间
- B.增加保护可靠性
- C.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 D.延长保护范围
- A.不经原点的一直线
- B.经原点的一直线
- C.圆周不经过原点的圆
- D.圆周经过原点的圆
- A.感应电动势
- B.感应电流
- C.磁力线
- D.感应磁场
- A.发电机是否接地
- B.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
- C.用电设备的外壳是否接地
- D.故障电流
- A.相间故障
- B.振荡时
- C.接地故障或非全相运行时
- D.短路
- A.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 B.开口端应装在下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 C.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保护跳闸出口回路
- D.开口端应装在下方,接到保护跳闸出口回路
- A.15
- B.20
- C.25
- D.30
- A.电流差动保护
- B.电流速断保护
- C.距离保护
- D.零序电流保护
- A.过补偿
- B.欠补偿
- C.完全补偿
- D.三种都不是
- A.计入220kV系统保护动作的总次数中
- B.计入全部保护的总次数中
- C.应单独对录波器进行统计
- D.计入自动装置的总次数中
- A.三相故障
- B.单相故障
- C.跨线故障
- D.所有故障
- A.立即动作
- B.延时动作
- C.不应动作
- D.视短路时间长短而定
- A.可实现同期合闸
- B.不能实现同期合闸
- C.可能能实现同期合闸
- D.也有可能不能实现同期合闸、可实现检无压合闸
- A.工作监护人
- B.值班负责人
- C.继保专职人
- D.管辖当值调度员
- A.按电压等级划分,分级整定
- B.整定范围一般与调度操作范围相适应
- C.由各级继电保护部门协调决定
- D.按地区划分
- A.线路全长85%
- B.线路全长
- C.线路全长及下一线路的30%~40%
- D.线路全长及下一线路全长
- A.高频保护
- B.后备保护
- C.快速保护
- D.过流保护
- A.双重化
- B.自动重合
- C.重合后加速
- D.备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