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 B.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D.醉酒后有违法行为的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 C.伙同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A.已满十周岁不满十四周岁
- B.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
- C.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 D.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 A.不予
- B.减轻
- C.应予
- D.可以
- A.不满十四周岁
- B.不满十六周岁
- C.不满十八周岁
- D.不满二十周岁
- A.对胡某进行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 B.自行进行侦察,然后移送司法机关
- C.移送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胡某的刑事责任
- D.对胡某进行行政处罚,然后移送司法机关
- 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
- 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
- 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 A.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
- B.由级别高的行政机关管辖
- C.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 D.由级别低的行政机关管辖
- A.由最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局管辖
- B.由最先发现治安违法行为的公安局管辖
- C.由省政府确定该案的管辖
- D.由省公安厅指定管辖
- A.地市级以上
- B.乡镇级以上
- C.县级以上
- D.省级以上
- A.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
- B.该组织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 C.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在法定授权范围内
- D.授权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 A.受委托组织
- B.委托行政机关
- C.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 D.行政复议机关
- A.甲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B.乙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C.丙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D.丁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国家发改委
- C.国家烟草专卖局
- D.最高人民法院
- A.2007年1月1日
- B.2007年2月5日
- C.2007年3月7日
- D.2007年12月29日
- A.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B.工业和信息化部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A.5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下
- C.1000元以上
- D.2000元以下
- A.国家烟草专卖局
- B.省级烟草专卖局
- C.市级烟草专卖局
- D.县级烟草专卖局
- A.自身名义
- B.授权的烟草专卖局名义
- C.国家烟草专卖局名义
- D.省级烟草专卖局名义
- A.不予受理
- B.不予发证
- C.给予警告
- D.给予罚款
- A.5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下
- C.1000元以上
- D.2000元以下
- A.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 B.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 C.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 D.应立即取缔直接责任人的执法资格
- A.赔偿
- B.道歉
- C.补偿
- D.停止侵害
- A.纪律检查机关
- B.公安机关
- C.司法部门
- D.监察机关
- A.海关监管部门没收烟草制品
- B.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烟草制品价值50%以下的罚款
- C.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烟草制品
- D.由海关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 A.责令关闭
- B.停业整顿
- C.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
- D.并处销售总额50%以上,一倍以下罚款
- A.必须处以50%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 B.可以处非法经营总额50%以下的罚款
- C.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非法经营总额50%以下的罚款
- D.处烟草专卖品价值50%以下的罚款
- A.处以进货总额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B.处以进货总额50%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 C.处以批发总额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D.处以批发总额50%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 A.违法经营总额10%以上20%以下
- B.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 C.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 D.违法销售总额5%以上10%以下
- A.暂停经营批发业务,没收违法所得
- B.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 C.暂停经营批发业务,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 D.整改,停止批发业务
- A.没收违法所得,可处以进货总额的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 B.没收违法所得,并没收违法购进的卷烟,可处以进货总额的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C.取消经营资格
- D.吊销李某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 A.没收违法经营的烟草专卖品
- B.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经营的烟草专卖品价值50%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 C.没收违法所得,处以非法经营的烟草专卖品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 D.没收违法经营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
- A.没收违法所得,处以所生产烟草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 B.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烟草专卖品价值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 C.没收违法生产的烟草制品
- D.没收违法生产的烟草制品和违法所得
- A.责令其关闭,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处以8000元罚款
- B.责令其关闭,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处以4万元罚款
- C.责令其停产,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处以7万元罚款
- D.责令其停产,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处以2万元罚款
- A.余某无准运证运输走私的古巴真品雪茄烟
- B.某货运站在明知无准运证的情况下使用在烟箱外加套印有“易爆物品”的纸箱进行国产真品卷烟运输
- C.肖某使用借来的军用车牌车辆运输真品红梅卷烟10件
- D.赵某曾因从事违法活动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两次,现又雇用他人运输无准运证的真品前门牌卷烟20件
- A.非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超过5万元或者运输卷烟数量超过100万支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 B.非法运输走私烟草专卖品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 C.无准运证或者超过准运证数量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的,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 D.利用伪装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 A.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 B.没收1000元违法所得,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 C.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D.没收1000元违法所得,可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A.烟叶收购由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价格统一收购
- B.擅自收购烟叶的,处以非法收购烟叶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价格收购违法收购的烟叶
- C.擅自收购烟叶一吨以上的,依法没收其违法没收的烟叶和违法所得
- D.烟叶收购价格按照烟草专卖品市场批发价格的70%计算
- A.500
- B.1000
- C.1500
- D.2000
- A.没收违法运输的烟丝
- B.处以违法运输烟丝价值10%以上20%以下罚款
- C.处以烟丝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并按照国家规定价格收购违法运输的烟丝
- D.没收违法运输的烟丝,同时处以违法运输烟丝价值10%以上20%以下罚款
- A.罚款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责令停产、停业
- D.吊销许可证
- A.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C.地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A.《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信部12号令)、《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规范异地携带卷烟和携带证使用的通知》
- B.《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信部12号令)、《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规范异地携带卷烟和携带证使用的通知》
- C.《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信部12号令)、《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规范异地携带卷烟和携带证使用的通知》
- D.《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规范异地携带卷烟和携带证使用的通知》、《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信部12号令)
- A.50条
- B.10条
- C.100条
- D.2条
- A.1公斤
- B.2公斤
- C.5公斤
- D.10公斤
- A.50条
- B.10条
- C.100条
- D.2条
- A.乙县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自行留置张三的财物
- B.乙县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 C.乙县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D.乙县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申请检察机关追究张三的刑事责任
- A.2001年6月29日
- B.2002年1月1日
- C.1997年7月3日
- D.2001年1月1日
- A.6030
- B.1060
- C.1530
- D.6060
- A.30
- B.60
- C.15
- 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