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 B.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 E.事故报告单位
- A.施工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包括有关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等,应当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
- B.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尽可能快的方式,向当地劳动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 C.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 D.施工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 E.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上报事故。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业务保安责任制
- C.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
- D.经营目标责任制
- A.违章作业
- B.违反财经纪律
- C.违反劳动纪律
- D.违章指挥
- A.生产
- B.管理
- C.装备
- D.培训
- A.一般
- B.较重
- C.严重
- A.定计划
- B.定人
- C.定时间
- D.定措施
- E.定落实
- A.场地平整坚实
- B.雨季不积水
- C.大风天不扬尘
- D.四季绿化
- E.无坑洼
- A.便携式
- B.固定式
- C.移动式
- A.30
- B.45
- C.60
- A.内容和方法
- B.步骤和依据
- C.依据和方法
- A.通讯防潮
- B.通风防爆
- C.通讯报警
- A.九类78种
- B.八类60种
- C.十类63种
- 26
-
职业病属于()。
- A.工伤
- B.职业性疾患
- C.职业性健康影响
- A.阻燃的
- B.可燃的
- C.不燃的
- A.对较轻微的行政处罚有设定权
- B.经法律、法规授权后有设定权
-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 D.没有设定权
- A.简易程序
- B.听证程序
- C.一般程序
- D.特殊程序
- A.审核
- B.备案
- C.审批
- D.审查
- A.大型工具,应当一头见齐。
- B.砂应堆成方,石子应当按不同粒径规格分别堆放成方。
- C.混凝土构件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按规格、型号堆放。
- D.各种模板应当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地面应平整坚实,叠放高度一般不宜超高2.6m,大模板存放应放在经专门设计的存架上。
- 32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A.2
- B.3
- C.5
- D.8
- A.法律
- B.法律、行政法规
- 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D.法律、法规、规章
- A.综合监督管理,属地监督管理
- B.综合监督管理,综合监督管理
- C.统筹监督管理,属地监督管理
- D.统筹监督管理,综合监督管理
- A.政府
- B.企业
- C.学校
- D.学生
- A.工商部门
- B.国有资产监管部门
- C.纪检监察部门
- D.工会
- A.厕所蹲位数量应根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量设置,一般为1:25~1:30。
- B.应设置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地面应硬化,墙面刷白,纱门纱窗齐全。
- C.有女职工时应分设男女厕所,蹲坑间宜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0.9m。
- D.厕所应由市政派人,定期进行清扫、冲刷、消毒,防止蚊蝇孳生,化粪池应及时清掏。
- A.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 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D.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A.第九次,12月1日
- B.第十次,12月1日
- C.第九次,12月31日
- D.第十次,12月31日
- A.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
- B.主要负责人
- C.安全部门负责人
- D.所有出资人
- A.明确了确保安全生产
- B.加强管理、建章立制、改善条件
- C.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状况
- D.依法从事生产经营
- A.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先右后左,先上后下
- B.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 C.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 D.提示、指令、禁止、警告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 A.30%
- B.40%
- C.60%
- D.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