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消除现场重要痕迹
- B.将受伤人员立即保护起来,防止新闻单位报道
- C.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 D.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
- E.在24小时后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 B.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C.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D.事故应急预案未制定不放过
-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 A.生产许可制度
- B.采矿许可制度
- C.安全管理制度
- D.质量标准化制度
- E.井下作业矿工特殊保护制度
- A.防冻、防滑知识
- B.安全用电知识
- C.防火安全知识
- D.防暴风雨知识
- E.防中毒知识
- A.煤矿企业职能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C.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制
- D.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E.群防群治制度
- A.违章行为
- B.违章行为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 C.不懂安全生产知识
- D.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 E.未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书
- A.架子工
- B.钢筋工
- C.电工
- D.瓦工
- E.电(气)焊工
- A.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 C.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D.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 E.定期组织演练
- A.6
- B.5
- C.7
- A.简易程序
- B.一般程序
- C.特别程序
- D.听证程序
- A.短路
- B.接触不良
- C.过载
- A.机械伤害
- B.灼伤
- C.食物中毒
- A.策化、准备、实施、改进
- B.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 C.策划、实施、改进、提高
- A.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 B.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
- C.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 A.共同申请人
- B.第三人
- C.原告
- A.预防为主
- B.政府主导
- C.属地管理为主
- A.工具
- B.工艺、设备
- C.原材料
- A.乡级
- B.县级
- C.市级
- D.村级
- A.1
- B.2
- C.3
- A.30,15
- B.60,15
- C.90,30
- D.30,30
-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了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C.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 D.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 A.其中一个行政机关管辖
- B.其上级行政机关管辖
- C.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
- D.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
- A.10时至次日6时
- B.22时至次日6时
- C.晚22时至次日5时
- D.晚9时至次日6时
- A.党纪处分
- B.纪律处分
- C.行政处分
- D.行政处罚
- A.原告
- B.被告
- C.原告和被告
- D.人民法院
- A.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应当与作业区分开设置。
- B.办公生活区应当设置于在建建筑物坠落半径之外,否则,应当采取相应措施。
- C.生活区与作业区之间进行明显的划分隔离,是为了美化场地。
- D.功能区的规划设置时还应考虑交通、水电、消防和卫生、环保等因素。
- 41
-
安全是()。
- A.没有危险的状
- B.没有事故的状态
- C.舒适的状态
- D.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 A.110
- B.119
- C.120
- D.114
- A.行政机关可以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行政处罚
- B.乡规民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 C.行政机关发现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 D.行政处罚当事人对当场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要求听证
- A.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
- B.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不再具备行政许可条件
- C.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废止
- D.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 A.部分
- B.全部
- C.全部或部分
- D.象征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