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餐饮服务许可情况;
- B.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
- C.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
- D.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
- A.精神药品
- B.麻醉药品
- C.生物制品
- D.医疗用毒性药品
- E.放射性药品
-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 B.活动性肺结核
- C.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 D.腰腿疼痛
- A.对婴幼儿无害
- B.对成人无害
- C.对人体安全、无害
- D.对环境无害
- A.退货区
- B.待验库区
- C.合格库区
- D.不合格品库区
- A.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B.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 C.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 D.以上选项都对
- A.二年
- B.三年
- C.四年
- D.五年
- A.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 B.减少检查频次
- C.吊销许可证
- D.吊销营业执照
- A.食品生产经营者
- B.检验机构
- C.抽样检验的部门
- A.食品检验机构
- B.检验人
- C.质量监督部门
- 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 A.任何组织或个人
- B.只有食品生产经营者
- C.仅消费者
- D.只有食品企业从业人员
- A.每半年
- B.每年
- C.每二年
- D.每三年
- A.食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
- B.餐饮消费环节监督管理
- C.食品流通环节监督管理
- D.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 A.24小时内
- B.2小时内
- C.12小时内
- A.甲型
- B.乙型
- C.丙型
- D.丁型
- A.可以继续销售
- B.不得继续销售
- C.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行决定
- A.需说明结论
- B.最终检验结论
- C.供执法机构参考结论
- D.自行选择结论
- A.学籍管理制度
- B.固定培训机构
- C.培训档案
- A.注销相关许可
- B.加强质量抽查频次
- C.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 C.《河北省食品安全条例》
- A.食品生产许可
- B.食品流通许可
- C.餐饮服务许可
- D.工商登记
- A.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B.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
- C.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 D.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要求
- A.申请人要求
- B.各级政府要求
- C.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A.整合执法队伍
- B.建立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主的工作机制
- C.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 D.成立统一食品检验机构
- A.保健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人都应服用保健食品
- B.保健食品对人体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可以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
- C.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印有蓝色标志,标志下面注明批准文号
- D.所有保健食品都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改善记忆等功能
- A.豫卫食字20060001
- B.国食健字G20110501
- C.藏卫食证字(2008)第540000-000009
- D.陕卫消字[2003]第000285号
- A.标签
- B.说明书
- C.广告
- D.以上都是
- A.二倍以下
- 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 D.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 A.补充维生素
- B.补充矿物质
- C.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 43
-
对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几倍的罚款( )。
- A.二倍以下
- 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 D.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 44
-
下列属于假药的是( )。
- A.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 B.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 C.超过有效期的
- D.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 E.更改生产批号的
- A.当年度内可继续生产销售
- B.已经生产的,可以继续在效期内销售
- C.不得继续生产、销售
- D.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监督销毁
- A.产地、品名、规格、生产日期
- B.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 C.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