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城镇居民的同期存款利率
- B.银行贷款利率
- C.国债利息
- D.国家优惠利率
- A.失业保险金
- B.医疗补助金
- C.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 D.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
- A.本人身份证明
- B.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 C.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
- D.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A.对申领者的资格进行审核认定
- B.将结果及有关事项告知本人
- C.对审核合格者,发放失业保险金
- D.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
- A.终止劳动合同
- B.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C.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
- D.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A.一次性丧葬补助金
- B.失业人员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 C.失业人员当月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 D.失业人员尚未领取的所有失业保险金
- A.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
- B.失业人员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
- C.失业人员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 D.失业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A.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 B.告知其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 C.将失业人员名单自终止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 D.发放失业保险金
- A.按照规定负责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 B.按照规定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具失业人员在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的单证
- C.拨付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
- D.国家规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职责
- A.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 B.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 C.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 D.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A.发放失业保险金
- B.平衡财政收支
- C.经办机构工作经费
- D.弥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
- A.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核
- B.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 C.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
- D.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 13
-
失业保险基金应当( )。
- A.存入劳动保障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专户
- B.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 C.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D.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 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 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 C.财政补贴
- D.失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
- A.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累计缴费时间
- B.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
- C.失业人员失业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 D.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累计工龄
- A.失业保险金
- B.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 C.失业人员的住房公积金
- D.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 A.没收违法所得,并入失业保险基金
- B.没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 C.没收违法所得,并按挪用数额处以3倍罚款
- D.没收违法所得,归本单位所有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C.公安部门
- D.人民法院
- A.60
- B.30
- C.90
- D.10
- A.3
- B.2
- C.5
- D.4
- A.一次性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24个月
- A.行政处分
- B.经济处罚
- C.刑事处罚
- D.党内处分
- A.按月
- B.一次性
- C.按季度
- D.按年
- A.经办机构
- B.街道办事处
- C.国有商业银行
- D.指定银行
- A.7
- B.10
- C.30
- D.60
- A.日
- B.周
- C.月
- D.季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C.财政部门
- D.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 A.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
- B.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中央财政补贴
- C.降低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 D.缩短享受待遇期限
- A.报经国务院批准
- B.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 C.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D.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 A.依法应当
- B.依法实际
- C.协商议定
- D.估计
- A.本人缴纳
- B.本人不缴纳
- C.单位为其缴纳
- D.单位不为其缴纳
- A.1
- B.2
- C.3
- D.5
- A.1
- B.2
- C.3
- D.5
- A.1994
- B.1999
- C.1998
- D.2000
- A.2,2
- B.2,1
- C.1,1
- 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