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2
- B.3
- C.4
- D.6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A.NDB台
- B.VOR台
- C.ILS航向台
- D.DME台
- A.高度表余度和高度损失(HL)
- B.MOC=75m
- C.MOC=90m
- D.MOC=150m
- A.30°
- B.45°
- C.135°
- D.150°
- A.偏东风
- B.偏西风
- C.偏南风
- D.偏北风
- A.3600
- B.4000
- C.4500
- D.5000
- A.偏流增大,地速增大
- B.偏流增大,地速减小
- C.偏流减小,地速减小
- D.偏流减小,地速增大
- A.绝缘体
- B.导体
- C.空气
- D.真空
- A.除高纬度地区外,方位、航迹和径向方位应以磁北为基准
- B.除高纬度地区外,方位和航迹应以磁北为基准,径向方位应以真北为基准
- C.除高纬度地区外,方位应应以真北为基准,航迹和径向方位应以磁北为基准
- D.除高纬度地区外,方位,航迹和径向方位应以真北为基准
- A.600m
- B.300m
- C.200m
- D.100m
- A.40°N~60°N
- B.25°N~32°N
- C.15°N~20°N
- D.60°N~70°N
- A.机场ARP
- B.机场DME
- C.跑道中心
- D.机场DME或机场ARP
- A.在航空器着陆前,通知机场有关单位做好援助准备工作
- B.空出该航空器占用的及其以下的高度,禁止其他航空器和与援助无关的车辆在机动区内活动
- C.允许航空器在有利的高度飞向着陆机场
- D.A,B和C
- A.5
- B.10
- C.15
- D.20
- A.导航计算机
- B.性能计算机
- C.飞行管理计算机
- D.大气数据计算机
- A.缩短飞机下沉速度消失时间,并耗散接地动能
- B.利用轮胎和支柱的变形转化接地动能
- C.延长飞机下沉速度消失时间,并耗散接地动能
- D.增大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耗散接地动能
- A.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 B.飞行数据记录器
- C.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 D.以上都不对
- A.管制员
- B.飞行指挥员
- C.机长
- D.签派员
- A.电动起动机
- B.燃气涡轮起动机
- C.空气涡轮起动机
- D.以上都不对
- A.红色
- B.绿色
- C.琥珀色
- D.蓝色
- A.高度由600m(含)至7800m(含),每600m一个高度层;
- B.高度由600m(含)至9200m(含),每600m一个高度层;
- C.高度由10400m(含)至11600m(含),每600m一个高度层;
- D.高度13100m(含)以上,每1200m一个高度层;
- A.频率
- B.带宽
- C.能力
- D.规格
- A.场长限制
- B.爬升限制
- C.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限制
- D.结构限制
- 45
-
ATIS的作用是()。
- A.及时传送飞机机动区情报及气象信息
- B.随时报告各导航台的位置
- C.随时确定航空器的高度和位置
- D.随时报告机场位置
- A.根据天气预报和航空器驾驶员的报告了解结冰的高度、范围和强度
- B.指挥其它的航空器备降
- C.及时关闭有关通信导航设备,使用雷达掌握航空器位置
- D.立即指挥航空器下降到4000m以下
- A.航向信标
- B.全向信标
- C.下滑信标
- D.指点信标
- A.飞行扇区
- B.飞行角度
- C.飞行距离
- D.飞行速度
- A.温度高
- B.湿度大
- C.乱流强烈
- D.气压高
- A.数据分组交换网
- B.VHF地空数据通信网
- C.INTERNET国际互联网
- D.集群管制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