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员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FPL报第15编组栏内,巡航高度/高度层用F,S,A,M四个字母表示,它们分别代表的单位是()。

  • A.F-100英尺,S-10米,A-100英尺,M-10米
  • B.F-10米,S-100英尺,A-10米,M-100英尺
  • C.F-10米,S-10米,A-100英尺,M-100英尺
  • D.F-100英尺,S-100英尺,A-10米,M-10米
3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系统向管制员提供()告警。

  • A.声音
  • B.指示灯光
  • C.声光
  • D.没有确定
9

进近管制室的职责是负责()管制工作。

  • A.A类空域内的飞行
  • B.B类空域内的飞行
  • C.D类空域内的航空器进、离场的
  • D.一个或数个机场的航空器进、离场的
11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相遇时,(),应当避让()。

  • A.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艇、滑翔机或气球
  • B.飞艇、滑翔机或气球,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航空器
  • C.飞艇、滑翔机或气球,编队飞行的航空器
  • D.飞艇、滑翔机或气球,单机飞行的航空
13

下列关于运输飞行的说法中,较准确的说法应是()。

  • A.运输飞行分为正班飞行和专业飞行
  • B.运输飞行分为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
  • C.运输飞行分为正班飞行和非正班飞行
  • D.公务飞行属于运输飞行
15

航空器雷达识别移交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接受方雷达管制员指示航空器变换编码或用特殊位置识别,移交方雷达管制员予以证实
  • B.两个雷达显示屏上都标有同一地理位置或报告点,口头说明航空器距上述位置的相对方位
  • C.利用人工手段指定雷达标牌的名称;
  • D.两个雷达管制席相邻或者使用同一显示器时,移交方直接在接受方显示器上指出雷达位置指示符的名称
16

飞机需调到经停站执行专机任务时,调机时间由()确定。

  • A.总局空管局
  • B.民航总局
  • C.航空公司
  • D.地区管理局
18

在我国民航机场,两架航空器同时进近着陆时,管制员通常按()确定着陆顺序。

  • A.国际航班
  • B.后面,右侧,高度较高的航空器
  • C.机长要求
  • D.前面,左侧,高度较低的航空器
21

管制空域分为A,B,C,D类。A类空域为(),高度为();B类空域为(),高度为();C类空域为();D类区域为()。

  • A.高空管制区域、6600米(含)以上,中低空管制区域、6600米(不含)以下,进近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 B.塔台管制区域、600米以下,进近管制区域、6000米以下,中低空管制区域,高空管制区域
  • C.空管制区域、6000米以上,中低空管制区域、6000米以下,进近空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 D.塔台管制区域、300米以下,进近管制区域、6600米以下,中低空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22

有关雷达情报服务,正确的是()。

  • A.雷达显示器上的信息可用于向被识别的航空器提供任何观察到的航空器与已经识别的航空器在一冲突航径上的情报和有关采取避让行动的指令,最后的决定权不在航空器驾驶员
  • B.使用雷达提供飞行情报服务,不解除航空器驾驶员的任何责任,航空器驾驶员仍有最后的决定权
  • C.雷达显示器上的信息不能用于向被识别的航空器提供重要天气情报
  • D.雷达管制员引导航空器绕航时,一定要确保航空器在本管制区内能返回到预计或指定的航迹飞行
23

目视气象条件是用(),距云的()表示航空器飞行的气象条件。

  • A.着陆能见度,方位和距离
  • B.飞行能见度,方位和距离
  • C.着陆能见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 D.飞行能见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24

机场区域的范围是指()。

  • A.机场周围50公里内的空间
  • B.机场周围100公里内的空间
  • C.机场使用细则规定的空间
  • D.机场内供飞机进离场、起降等飞行的空间
25

正确使用灯光的规定是()灯光。

  • A.航空器预计着陆前30分钟开放
  • B.最后一架航空器起飞后20分钟关闭
  • C.最后一架航空器着陆后关闭
  • D.按照塔台管制室管制员要求的时间开放
26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在区域管制空域内,改变高度或者穿越航线时,必须征得()同意。

  • A.区域管制室管制员
  • B.机场塔台管制员
  • C.进近管制室管制员
  • D.签派员
27

测算航空器间隔的依据是()。

  • A.雷达记录的数据和陆空通话录音记录的数据
  • B.驾驶员的报告和管制员的报告和记录的数据
  • C.记载仪表,记录仪器,指示(显示)数据和领航诸元计算的数据
  • D.A,B和C
29

空中交通服务电报中,电报标志CNL表示取消航空器的()。

  • A.飞行计划
  • B.飞行计划更改
  • C.领航计划补充信息
  • D.领航计划
31

在空中交通服务电报中,时间数据应用()表示。

  • A.四位数字,前两位为分,后两位为时
  • B.六位数字,前两位为日,中间两位为时,后两位为分
  • C.六位数字,前两位为日,中间两位为分,后两位为时
  • D.四位数字,前两位为时,后两位为分
32

塔台管制员发出起飞许可通常包括()。

  • A.风向、风速、能风度、云高、高度表拨正值
  • B.离港程序;起飞后的转弯方向
  • C.飞行高度
  • D.A、B和C
34

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区域管制员应当()。

  • A.指挥航空器沿飞行计划的航路飞行
  • B.了解本管制区内的天气情况和演变趋势,及时通知在本管制区内运行的有关航空器
  • C.向所有的航空器通报管制员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 D.根据天气预测、实况和雷达观测等资料,掌握雷雨的性质、范围、发展趋势
35

SITA电报的发电地址部分正确的是()。

  • A.“发电单位”十“空格”十“签发时间”
  • B.“电报签发时间”十“空格”十“发电单位”
  • C.“.”十“电报签发时间”十“空格”十“发电单位”
  • D.“.”十“发电单位”十“空格”十“电报签发时间”
36

飞行进程单格式内容由()区域组成。

  • A.标牌、指令、航路、协调
  • B.标牌、指令、空域、协调
  • C.日时、信息、空域、备注
  • D.日时、信息、航路、备注
38

实施雷达引导后,应当在()范围内允许航空器恢复自主领航。

  • A.管制区
  • B.雷达覆盖
  • C.航站区域
  • D.交接点前区域
40

航空器飞离塔台管制室责任区时,塔台管制室应当与()按规定进行移交。

  • A.飞行签派室
  • B.飞行报告室
  • C.进近或区域管制室
  • D.军航管制室
41

雷达识别移交的方法是()。

  • A.使用同一显示器,用手指指明
  • B.双方雷达都标有同一地理位置,利用电话说明航空器距上述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
  • C.移交方雷达管制员指示航空器变换编码,接收方雷达管制员予以证实
  • D.A、B和C
43

当接到专机来本场备降的通知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立即(),保证专机安全落地。

  • A.通知各有关单位的保障人员进入岗位
  • B.通知机务人员
  • C.通知上级领导
  • D.通知其他航空器避让专机
48

按尾流间隔最低标准,航空器机型种类分为()三类。

  • A.大型、中型、小型
  • B.强尾流、中尾流、弱尾流
  • C.大型、小型、轻型
  • D.重型、中型、轻型
49

在实施雷达间隔标准时,雷达管制员不必考虑()。

  • A.通信拥挤造成的干扰
  • B.航空器的重量
  • C.雷达管制的能力
  • D.雷达技术性能
50

航空器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时,航空器驾驶员应当在规定的频率上守听,并向空中交通管制单位至少报告以下事项()。

  • A.与飞行安全有关的其它信息;报告航路的代号
  • B.其它飞机的位置报告;导航设备工作情况
  • C.飞越每一个指定报告点的时间和高度;飞行情报,包括预计到达时间和续航力
  • D.遇到任何没有预报但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条件;通信设备正常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