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100英尺,S-10米,A-100英尺,M-10米
- B.F-10米,S-100英尺,A-10米,M-100英尺
- C.F-10米,S-10米,A-100英尺,M-100英尺
- D.F-100英尺,S-100英尺,A-10米,M-10米
- A.航空器经营人航务部门,特殊,专机,边境
- B.军方,航班延误,特殊,管理局管辖
- C.机场,紧急,首航,边境
- D.航空器经营人航务部门,特殊,专机,特殊
- A.声音
- B.指示灯光
- C.声光
- D.没有确定
- A.零点
- B.标准气压
- C.修正海平面气压
- D.场压
- A.10
- B.12
- C.8
- D.6
- A.雷达管制
- B.目视管制
- C.程序管制
- D.雷达监控
- A.5
- B.3
- C.7
- D.10
- A.预计起飞
- B.预计降落
- C.预计进入本管制区
- D.预计到达本场上空
- A.A类空域内的飞行
- B.B类空域内的飞行
- C.D类空域内的航空器进、离场的
- D.一个或数个机场的航空器进、离场的
- A.Z/P
- B.N/M
- C.B/W
- D.L/W
- A.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艇、滑翔机或气球
- B.飞艇、滑翔机或气球,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航空器
- C.飞艇、滑翔机或气球,编队飞行的航空器
- D.飞艇、滑翔机或气球,单机飞行的航空
- A.签派室
- B.有关空中交通管制部门
- C.空军
- D.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
- A.运输飞行分为正班飞行和专业飞行
- B.运输飞行分为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
- C.运输飞行分为正班飞行和非正班飞行
- D.公务飞行属于运输飞行
- A.绝密
- B.机密
- C.秘密
- D.保密
- A.接受方雷达管制员指示航空器变换编码或用特殊位置识别,移交方雷达管制员予以证实
- B.两个雷达显示屏上都标有同一地理位置或报告点,口头说明航空器距上述位置的相对方位
- C.利用人工手段指定雷达标牌的名称;
- D.两个雷达管制席相邻或者使用同一显示器时,移交方直接在接受方显示器上指出雷达位置指示符的名称
- A.总局空管局
- B.民航总局
- C.航空公司
- D.地区管理局
- A.S,I,H,B
- B.I,V,Y,Z
- C.S,N,G,M
- D.X,N,M,S
- A.国际航班
- B.后面,右侧,高度较高的航空器
- C.机长要求
- D.前面,左侧,高度较低的航空器
- A.50
- B.80
- C.100
- D.150
- A.国务院
- B.空军
- C.总参
- D.外交部
- A.高空管制区域、6600米(含)以上,中低空管制区域、6600米(不含)以下,进近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 B.塔台管制区域、600米以下,进近管制区域、6000米以下,中低空管制区域,高空管制区域
- C.空管制区域、6000米以上,中低空管制区域、6000米以下,进近空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 D.塔台管制区域、300米以下,进近管制区域、6600米以下,中低空管制区域,塔台管制区域
- A.雷达显示器上的信息可用于向被识别的航空器提供任何观察到的航空器与已经识别的航空器在一冲突航径上的情报和有关采取避让行动的指令,最后的决定权不在航空器驾驶员
- B.使用雷达提供飞行情报服务,不解除航空器驾驶员的任何责任,航空器驾驶员仍有最后的决定权
- C.雷达显示器上的信息不能用于向被识别的航空器提供重要天气情报
- D.雷达管制员引导航空器绕航时,一定要确保航空器在本管制区内能返回到预计或指定的航迹飞行
- A.着陆能见度,方位和距离
- B.飞行能见度,方位和距离
- C.着陆能见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 D.飞行能见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 24
-
机场区域的范围是指()。
- A.机场周围50公里内的空间
- B.机场周围100公里内的空间
- C.机场使用细则规定的空间
- D.机场内供飞机进离场、起降等飞行的空间
- A.航空器预计着陆前30分钟开放
- B.最后一架航空器起飞后20分钟关闭
- C.最后一架航空器着陆后关闭
- D.按照塔台管制室管制员要求的时间开放
- A.区域管制室管制员
- B.机场塔台管制员
- C.进近管制室管制员
- D.签派员
- A.雷达记录的数据和陆空通话录音记录的数据
- B.驾驶员的报告和管制员的报告和记录的数据
- C.记载仪表,记录仪器,指示(显示)数据和领航诸元计算的数据
- D.A,B和C
- A.型别
- B.巡航速度的大小
- C.飞行高度
- D.航程的远近
- A.飞行计划
- B.飞行计划更改
- C.领航计划补充信息
- D.领航计划
- A.5
- B.10
- C.15
- D.20
- A.四位数字,前两位为分,后两位为时
- B.六位数字,前两位为日,中间两位为时,后两位为分
- C.六位数字,前两位为日,中间两位为分,后两位为时
- D.四位数字,前两位为时,后两位为分
- A.风向、风速、能风度、云高、高度表拨正值
- B.离港程序;起飞后的转弯方向
- C.飞行高度
- D.A、B和C
- A.1
- B.2
- C.5
- D.7
- A.指挥航空器沿飞行计划的航路飞行
- B.了解本管制区内的天气情况和演变趋势,及时通知在本管制区内运行的有关航空器
- C.向所有的航空器通报管制员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 D.根据天气预测、实况和雷达观测等资料,掌握雷雨的性质、范围、发展趋势
- A.“发电单位”十“空格”十“签发时间”
- B.“电报签发时间”十“空格”十“发电单位”
- C.“.”十“电报签发时间”十“空格”十“发电单位”
- D.“.”十“发电单位”十“空格”十“电报签发时间”
- A.标牌、指令、航路、协调
- B.标牌、指令、空域、协调
- C.日时、信息、空域、备注
- D.日时、信息、航路、备注
- A.地区管理局
- B.航空公司
- C.民航总局
- D.空军
- A.管制区
- B.雷达覆盖
- C.航站区域
- D.交接点前区域
- A.2名
- B.3名
- C.2名(含)
- D.4名
- A.飞行签派室
- B.飞行报告室
- C.进近或区域管制室
- D.军航管制室
- A.使用同一显示器,用手指指明
- B.双方雷达都标有同一地理位置,利用电话说明航空器距上述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
- C.移交方雷达管制员指示航空器变换编码,接收方雷达管制员予以证实
- D.A、B和C
- A.C,6600
- B.D,5700
- C.A,7200
- D.B,6600
- A.通知各有关单位的保障人员进入岗位
- B.通知机务人员
- C.通知上级领导
- D.通知其他航空器避让专机
- A.3
- B.5
- C.8
- D.10
- A.两横线
- B.一虚线
- C.一三角符号
- D.一横线
- A.700
- B.400
- C.500
- D.300
- A.15
- B.16
- C.17
- D.18
- A.大型、中型、小型
- B.强尾流、中尾流、弱尾流
- C.大型、小型、轻型
- D.重型、中型、轻型
- A.通信拥挤造成的干扰
- B.航空器的重量
- C.雷达管制的能力
- D.雷达技术性能
- A.与飞行安全有关的其它信息;报告航路的代号
- B.其它飞机的位置报告;导航设备工作情况
- C.飞越每一个指定报告点的时间和高度;飞行情报,包括预计到达时间和续航力
- D.遇到任何没有预报但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条件;通信设备正常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