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30-440MHz,次要业务
- B.430-440MHz,主要业务
- C.430-440MHz,专用
- D.420-470MHz,次要业务
- A.长线天线
- B.偶极天线
- C.定向天线
- D.垂直天线
- A.-121.6dBm
- B.-109.6dBm
- C.-129.6dBm
- D.-135.6dBm
- A.流过R1的电流是R2的1/N,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1/N
- B.流过R1的电流是R2的N倍,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N^2倍
- C.流过R1的电流与R2的相同,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1/N^2
- D.流过R1的电流与R2的相同,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N倍
- A.场效应管
- B.双极型晶体管
- C.硅二极管
- D.桥式整流器
- A.QRV
- B.QSV
- C.QRL
- D.QRU
- A.太阳黑子平均数、地磁活动指数、通信双方的位置、通信时间
- B.太阳黑子活动平均周期长度、通信双方的天线高度、通信双方位置的磁偏角、通信时间
- C.上一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黑子平均数极大值、地磁活动指数、通信双方的相对直线距离、通信双方的高空温度
- D.太阳耀斑数量、地磁活动指数、通信双方的相对直线距离、通信时间
- A.有用信号功率对噪声功率的比值
- B.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对噪声电压幅度的比值
- C.有用信号功率对有用信号功率及噪声功率之和的比值
- D.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对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及噪声电压幅度之和的比值
- A.300,200
- B.100,100
- C.200,200
- D.400,200
- 10
-
电阻的单位是:
- A.欧(姆)
- B.安(培)
- C.伏(特)
- D.瓦(特)
- A.采用业余无线电标准频差,即144MHz频段600kHz,430MHz频段5MHz
- B.尽量采用非标准频差以阻止一般业余无线电台占用
- C.采用经常变换频差的办法减少占用度
- D.可以在国家《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所规定业余频率范围内任意选择
- A.25
- B.30
- C.35
- D.40
- A.放大器把相当于输入信号的100倍的能量从电源转移到了输出负载
- B.放大器产生了当于输入信号的100倍的能量,供给了输出负载
- C.放大器把相输入信号的能量放大了100倍
- D.放大器把相输入信号的能量放大了99倍
- A.宁静太阳的辐射强度越强,电离层密度越大,有利于F层对DX电波的反射
- B.电离层对10.7MHz电波的衰减越大,说明DX传播的条件越差
- C.FM广播频段107MHz的典型传播距离越远,可用作300公里以内的VHF传播距离预测
- D.宁静太阳的辐射强度越强,电离层密度越大,不利于F层对DX电波的反射
- A.QSA?
- B.QSB?
- C.QSD?
- D.QTU?
- A.空气电介质电缆要采取特别的手段来防止水分进入电缆
- B.空气电介质电缆不能用于VHF或UHF段
- C.空气电介质电缆的每米损耗更大
- D.空气电介质电缆不能在冰点以下使用
- A.两条闪动的垂直线
- B.一条垂直线
- C.一条正弦波曲线
- D.一条复杂的周期性曲线
- A.3000Hz、400Hz、12.5kHz、5MHz
- B.3000Hz、400Hz、5MHz、12.5kHz
- C.5MHz、3000Hz、400Hz、12.5kHz
- D.12.5kHz、5MHz、400Hz、2700Hz
- A.截止频率不高于1MHz的低通滤波器
- B.截止频率约为3kHz的高通滤波器
- C.截止频率约为3kHz的带阻滤波器
- D.中心频率约为3kHz的带通滤波器
- A.一条闪动的垂直线
- B.一条固定的直线
- C.两条水平直线
- D.一条正弦波曲线
- A.业余无线电转发器的上下行通信所用的业余频段以及所支持的调制方式
- B.发射业余卫星的国家的呼号前缀
- C.业余无线电转发器的发射功率等级
- D.业余卫星的某些轨道参数
- 22
-
什么是波阻抗?
- A.电磁波传到远方时,电场E和磁场H在空间的比值为常量,称为波阻抗。
- B.射频电流在同轴电缆中通过时遇到的阻抗就是波阻抗
- C.射频电流在进入发射天线馈电点时遇到的阻抗就是波阻抗
- D.射频电流在发射设备输出端遇到的外界阻抗就是波阻抗
- A.特高频(分米波)
- B.甚高频(米波)
- C.高频(短波)
- D.超高频(厘米波)
- A.20dB
- B.10dB
- C.100dB
- D.1dB
- 25
-
发射类别(classofemission)是指用标准符号标示的某发射的一组特性,例如主载波调制方式,调制信号,被发送信息的类型以及其他适用的信号特性。表示用单边带话传输的RTTY信号的发射类别是:
- A.F2B
- B.A1A
- C.J3E
- D.G2B
- A.业余无线电台应当在每次通信建立及结束时,主动报出本台呼号,在发射过程中至少每十分钟报出本台呼号一次;对于通信对方,也应使用对方电台的呼号加以标识
- B.业余电台在和熟悉的通信对象联络、已经从信号特征确认双方业余电台身份时,可以省略呼号的发送
- C.业余电台在通信中可以用姓名、代号、适当的别名或者法规定呼号的部分数字和字母代替完整的业余电台呼号作为电台的标识
- D.业余电台在通信中可以用自造的呼号作为无线电管理机构指配的业余电台呼号的补充,一起作为电台的标识
- A.11.2年
- B.38年
- C.6.7年
- D.5.7年
- A.此类电路根据鉴频输出中的强高音频噪声分量判断电台信号是否消失,从而关断音频输出。该项检测需占用一定时间,造成静噪的延迟,短时间漏出鉴频噪声
- B.该噪声由发射台话筒PTT接点跳动造成,发射到接收端
- C.该噪声是发射设备有目的地发射,作为结束发射的一种标志
- D.接收机自动增益电路的时间常数造成
- A.吸收继电器线圈电感在电路关断瞬间感应出的反向电动势以保护开关器件
- B.消除继电器接点通断时产生的火花干扰
- C.减少通过开关器件的工作电流
- D.减少继电器的磨损
- A.I=U/R,P=U^2/R
- B.I=U×R,P=U/R
- C.I=R/U,P=U×R
- D.I=U×R,P=U^2×R
- A.60GHz、120GHz、183GHz附近存在衰减很大的大气吸收频带,并不适合用作业余卫星通信
- B.120GHz附近频段存在特别强烈的宇宙射线干扰,不适合用作卫星通信
- C.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不具备制造工作在120GHz附近频段的设备的能力
- D.120GHz附近频段的天线尺寸太大,不适合用作业余卫星通信
- A.14.1005-14.350MHz
- B.14.030-14.350MHz
- C.14.000-14.250MHz
- D.14.070-14.250MHz
- A.阻抗显著变大,相比之下谐振频率变化不大
- B.阻抗显著变小,相比之下谐振频率变化不大
- C.谐振频率显著变高,相比之下阻抗变化不大
- D.谐振频率显著变低,相比之下阻抗变化不大
- A.电感线圈的分布电容在频率变高后带来不可忽略的容抗
- B.仪器的频率特性欠佳
- C.感抗计算公式在高频率下不适用
- D.电感线圈导线损耗造成非线性失真
- A.错误行为;违反“业余无线电台的通信对象应当限于业余无线电台”规定,因为通信中产生信息的一方不是通信业余无线电台本身
- B.正确行为;既然可以联络,不必要限制向话筒送什么内容
- C.如果转发的目的是进行技术调试、用转发信号作为测试信号的话,就是正常行为
- D.不算错误但也不值得提倡
- 36
-
卫星的线性转发器是指:
- A.卫星上将接收到的一定带宽内的所有上行信号在频谱上平移(或平移加反转)后加以转发的中继设备
- B.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经线性放大后解调处理,再重新调制并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C.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解调处理后经线性放大,再重新调制并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D.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解调处理和重新调制后,经线性放大再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A.定向天线
- B.专指八木天线
- C.偶极天线
- D.垂直天线
- A.每帧128或256行
- B.每帧320或640行
- C.每帧640或720行
- D.每帧768或1024行
- A.北京时间
- B.双极型半导体管
- C.结型场效应半导体管
- D.双基极二极管
- 40
-
直流电路欧姆定律是说:
- A.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阻值R成反比
- B.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阻值R成正比
- C.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阻值R成反比
- D.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阻值R成正比
- A.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B.发信自动音量控制,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C.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D.自动频率控制,对发射频率的漂移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准确的工作频率
- A.QRT?
- B.QST?
- C.QRT
- D.QSX
- A.老朋友
- B.欧姆
- C.或者
- D.老人
- A.RPRT
- B.PRT
- C.RMKS
- D.MSG
- A.50MHz、144MHz
- B.144MHz、430MHz
- C.50MHz、430MHz
- D.220MHz、430MHz
- A.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电动势,单位μV,或换算成dBμV、dBmV
- B.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电压,单位μV,或换算成dBμV、dBmV
- C.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大电动势,单位μV或mV
- D.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比,单位dB/V或dB/mV
- A.连续两次经过其轨道上的某特定点的间隔时间
- B.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某观测点的间隔时间
- C.连续两次经过地球赤道的间隔时间
- D.连续两次经过地球北极的间隔时间
- A.23、24、27
- B.42、43、44
- C.23、24
- D.42、43、44、50
- A.每分钟包含的无间隙“点”的个数除以50即为WPM数
- B.每分钟实际拍发的英文字符数即为WPM数
- C.每分钟实际拍发的中文字符数即为WPM数
- D.每分钟包含的无间隙“点”的个数除以60即为WPM数
- A.工作频率越高、产生磁场的电流的大小越大,向四周传播的辐射场能量越多
- B.工作频率越低、产生磁场的电流的大小越大,向四周传播的辐射场能量越多
- C.产生磁场的电流的大小越大,向四周传播的辐射场能量越多,与工作频率无关
- D.工作频率与产生磁场的电流的比值越大,向四周传播的辐射场能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