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获取口令
- B.放置木马程序
- C.电子邮件攻击
- D.利用系统漏洞攻击
- A.邮件附件
- B.下载文件
- C.网页
- D.聊天工具
- A.网络不通
- B.没有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 C.没有安装MODEM
- D.没有安装NetBEUI协议
- A.独占型设备
- B.共享型设备
- C.快速型设备
- D.块设备
- E.字符型设备
- F.虚拟设备
- A.统文件被破坏
- B.初始化文件遭破坏
- C.动态链接库文件(DLL)丢失
- D.硬盘剩余空间太少或碎片太多
- E.非法卸载软件
- F.使用盗版软件
- A.0x0000作业完成
- B.0x0001资料错误
- C.0x0002无效的代码
- D.0x0005拒绝存取
- E.0x0003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 F.0x0004环境不正确
- A.升级主板的BIOS,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 B.仔细检查内存条是否与插槽保持良好接触
- C.重新启动电脑
- D.更换内存条。
- A.修改权
- B.复制权
- C.出租权
- D.信息网络传播权
- A.系统正常
- B.系统加电自检(POST)失败
- C.电源错误,如果无显示,则为显示卡错误
- D.主板错误
- E.显卡错误
- A.切断电源,打开机箱检查显卡是否安装正确,
- B.显卡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
- C.显示卡或插槽是否因使用时间长而积尘太多
- D.显示卡上的芯片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痕迹
- A.经格式化后,可以不受限制使用。
- B.如果使用,不能降低密级使用。
- C.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可以不受限制使用。
- D.只能专用。
- A.等同于在网络上证明个人和公司身份的身份证
- B.浏览器的一标准特性,它使得黑客不能得知用户的身份
- C.网站要求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安全机制
- D.伴随在线交易证明购买的收据
- A.网络层
- B.物理层
- C.传输层
- D.表示层
- A.IBM
- B.InteI
- C.AMD
- D.VIA
- A.0~256
- B.0~255
- C.-128~127
- D.-127~127
- A.非对称型密码体制和对称型密码体制
- B.单向函数密码体制和双向函数密码体制
- C.分组密码体制和序列密码体制
- D.不可逆密码体制和双钥密码体制
- A.高性能工作站
- B.PC机
- C.路由器
- D.文件服务器
- 33
-
集线器工作在()。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传输层
- A.D型15孔三排
- B.D型15孔二排
- C.D型28孔三排
- D.D型10孔二排
- A.信道长度
- B.信道宽度
- C.传输的数据类型
- D.信道利用率
- A.转发器
- B.路由器
- C.交换机
- D.文件服务器
- A.南桥芯片组
- B.北桥芯片组
- C.内存芯片
- D.内存颗粒
- A.通信管理机构
- B.公安监察机构
- C.保密工作机构
- D.公司领导机构
- A.硬盘
- B.软驱
- C.打印机
- D.鼠标
- A.增加央存容量
- B.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 C.提高内存可靠性
-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 A.Convertd:/FS:NTFS
- B.Convert/FS:NTFSd:/V
- C.Convertd:/FS:NTFSc:/v
- D.以上皆非
- A.安全扫描器
- B.安全扫描仪
- C.自动扫描器
- D.自动扫描仪
- A.5倍
- B.10倍
- C.15倍
- D.20倍
- A.ECC
- B.DDR
- C.EDOSIMM
- D.SDRAM
- A.22,25
- B.80,21
- C.8080,2121
- D.25,22
- A.防火设施
- B.数据备份
- C.配置冗余设备
- D.不间断电源,至少应给服务器等关键设备配备
- A.1
- B.2
- C.3
- D.4
- A.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必须相同
- B.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而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
- C.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 D.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不相同
- A.主板
- B.显卡
- C.声卡
- D.内存
- A.TCO92
- B.TCO95
- C.TCO99
- D.TCO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