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多模光纤耗散极小,效率高
- B.多模光纤芯线宽,聚光好
- C.单模光纤成本低
- D.光纤用于低速度、短距离传输
- A.23
- B.32
- C.2
- D.30
- A.30B+D
- B.普通电话线
- C.同轴电缆
- D.2B+D
- A.传送话音
- B.传送信令
- C.传送同步信号
- D.用户数据通道
- E.收发传真
- A.模拟信道
- B.非对称数字信道
- C.对称数字信道
- D.数字信道
- A.64kbps
- B.1.544Mbps
- C.144kbps
- D.128kbps
- A.高速下行信道、高速双工信道和普通电话业务信道
- B.高速下行信道、中速双工信道和普通电话业务信道
- C.高速下行信道、数字低速双工信道和普通电话业务信道
- D.高速下行信道、中速双工信道和ISDN电话业务信道
- A.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 B.其他三项都不对
- C.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 D.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 A.服务访问点
- B.服务
- C.协议
- D.其他三者
- A.传输层
- B.网络接口层
- C.应用层
- D.网际层
- 13
-
通信子网不包括()。
- A.数据链路层
- B.网络层
- C.传输层
- D.物理层
- A.32
- B.128
- C.64
- D.48
- A.2
- B.3
- C.4
- D.5
- A.数据链路层
- B.物理层
- C.传输层
- D.网络层
- A.SNMP
- B.FIP
- C.TELNET
- D.ICMP
- A.《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 B.《反不正当竞争法》
- C.《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D.其他三项都适用
- 19
-
知识产权包括()。
- A.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 B.著作权和专利权
- C.商标权和专利权
- D.工业产权和商标权
- A.秘密是没有时间性的
- B.保密范围不是越宽越好
- C.密级定得越高越好
- D.保密仅仅是保密部门和保密干部的工作
- A.ISO/OSI参考模型
- B.Client/Server
- C.对等实体模式
- D.TCP/IP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A.网络资源共享与网络资源安全访问限制
- B.网络安全防范
- C.网络用户使用界面
- D.网络资源共享
- A.线程
- B.进程
- C.通信原语
- D.对象
- A.传输层接口
- B.NETBIOS接口
- C.操作命令接口
- D.socket接口
- A.单用户多进程系统
- B.多用户单进程系统
- C.多用户多进程系统
- D.单用户单进程系统
- 27
-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
- A.支援软件
- B.应用软件
- C.系统软件
- D.系统硬件
- A."#800080"
- B."#00FFFF"
- C."#FF00FF"
- D."#008080"
- A.Guest
- B.Everyone
- C.Net work
- D.Interactive
- A.Guest
- B.DHCP Users
- C.Domain Admins
- D.RAS and IAS Servers
- A.域本地组
- B.用户组
- C.全局组
- D.通用组
- 32
-
域本地组的特征是:()
- A.为所有具有管理控制任务的用户指定权限
- B.在同质域模式下,无论是安全组还是通信组,只能包含本地用户
- C.只能在本域创建
- D.在异质域模式下,如果域本地组是安全组,组的有效范围不能改变
- A.数据的字节数
- B.数据包
- C.帧
- D.数据
- 34
-
用户帐户是:()
- A.普通的用户帐户就是为了某项服务而创建的
- B.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Server中一样,都控制着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
- C.每个登录到网络的用户必须拥有的名称
- D.只是包括用户的名称和密码
- A.较差
- B.正常
- C.较好
- D.好
- A.-d
- B.-h maximum_hops
- C.-j host_list
- D.-w time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