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这是一个广播地址
- B.这是一个私有地址
- C.地址在192.168.16.0/20网段上
- D.这是一个主机地址
- A.2.4GHz
- B.40MHz
- C.5.8GHz
- D.100MHz
- A.源IP
- B.目的IP
- C.目的MAC
- D.IP层以上的内容
- A.PSTN业务
- B.ISDN业务
- C.xDSL业务
- D.IPFAX业务
- A.访问控制列表
- B.IP地址冲突
- C.防火墙软件
- D.路由器上路由错误
- A.192.168.0.0/16
- B.10.0.0.0/8
- C.172.16.0.0/12
- D.224.0.0.0/8
- A.localpref属性只在路由输入的时候生效
- B.localpref属性在路由输入和输出的时候都能生效
- C.MED属性只在路由输出的时候生效
- D.MED属性在路由输入和输出的时候都能生效
- A.划分VLAN并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
- B.减少网络中的主机数量
- C.增加防火墙
- D.私有VLAN方式
- A.202.120.11.1
- B.224.0.11.255
- C.239.255.255.255
- D.252.102.1.1
- A.以太网交换机上电运行后,接收到的第一个单播数据包将向所有端口转发;
- B.以太网交换机上电运行后,接收到的第一个单播数据包只向该数据包的目的地所在端口转发;
- C.在MAC表项的学习过程中,从一个数据包中只能学习到一个条目;
- D.在MAC表项的学习过程中,从一个数据包中可以学习到两个条目。
- A.数据的机密性
- B.用户隔离
- C.用户接入控制
- D.设备接入控制
- A.Master网关用自己的物理MAC回应
- B.Master网关用虚拟MAC回应
- C.Slave网关用自己的物理MAC回应
- D.Slave网关用虚拟MAC回应
- A.查看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支持WLAN频段
- B.通过链路预算选择合适的合路点,尽量保证WLAN与T
- C.GSM同覆盖
- D.根据覆盖区域用户数,选择合适数量WLAN
- E.合理规划每个AP的信道,避免同频干扰
- A.引起广播风暴
- B.帧的重复制
- C.MAC地址表的不稳定
- D.以上都不是
- A.PING
- B.TRACEROUTE
- C.IPCONFIG
- D.SHOWVERSION
- A.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数据
- B.数据流->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 C.数据->数据包->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
- D.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
- A.10000000-11111111
- B.00000000-10111111
- C.10000000-10111111
- D.10000000-11011111
- E.11000000-11101111
- A.报文的源MAC,目的MAC会改变
- B.报文的源IP,目的IP会改变
- C.报文不会有任何改变
- D.报文的源MAC,目的MAC,源IP,目的IP都会改变
- A.802.3
- B.802.2
- C.ETHERNETII
- D.SNAP
- A.从到网关的主机
- B.从到主机的网关
- C.从到另一台路由器的路由器
- D.从到一个网络的路由器
- A.displaylog
- B.dispver
- C.displaydiag
- D.displaycurrentconfig
- A.控制报文数据报文
- B.数据报文地址报文
- C.地址报文信息报文
- D.信息报文控制报文
- A.FFFFFFFFFFFF
- B.000000000000
- C.255.255.255.255
- D.0.0.0.0
- A.LLC地址
- B.MAC地址
- C.IP地址
- D.IPX地址
- A.Authentication
- B.Authority
- C.Access
- D.Accounting
- A.提供SVC和PVC的连接
- B.完成数字信号的传送和提供定时信号
- C.向分组层提供链路层的状态
- D.检测和恢复分组层的差错
- A.用户识别
- B.权限控制
- C.数据加密
- D.病毒控制
- 28
-
数据报的路由由()负责。
- A.IP
- B.TCP
- C.UDP
- D.PPP
- A.850nm
- B.1310nm
- C.1490nm
- D.1550nm
- A.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 B.源端口和目标端口
- C.协议
- D.数据包的内容
- 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 B.数据链路层,网间网,传输层,服务层
- C.数据链路层,TCP层,IP层,应用层
- D.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
- A.11M
- B.54M
- C.108M
- D.600M
- A.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 B.控制器、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 C.主机、电源、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 D.CPU、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 A.在线注册
- B.交费开户
- C.提出书面申请
- D.发电子邮件申请
- A.8Mbps和12Mbps
- B.8Mbps和24Mbps
- C.12Mbps和25Mbps
- D.12Mbps和12Mbps
- A.丢弃该路由
- B.该路由按照正常的路由来处理
- C.将AS-Path中自己的AS号去掉后,按照正常的路由来处理
- D.丢弃该路由,并发送Notification报文通知发送该条路由的邻居
- A.下一跳地址
- B.网络地址
- C.度量值
- D.MAC地址
- A.displaytrap
- B.displaydevice
- C.dispmemory-usage
- D.displayversion
- A.AG
- B.SCP
- C.SS
- D.TG
- A.链路控制协议
- B.PPP扩展协议
- C.网络层控制协议
- D.PAP、CHAP协议
- A.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
- B.差错控制
- C.流量控制
- D.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
- A.Authenticate
- B.Network
- C.Establish
- D.Terminate
- A.Wimax
- B.xDSL
- C.xPON
- D.HFC
- A.48位
- B.32位
- C.16位
- D.64位
- A.X.25
- B.X.28
- C.X.32
- D.TCP/IP
- A.A类
- B.C类
- C.D类
- D.任意
- A.255.255.255.248
- B.255.255.255.240
- C.255.255.255.224
- D.255.255.255.192
- A.DR是系统管理员通过配置命令直接人工指定的。
- B.DR是同一网段内的路由器通过一种算法选举出来的。
- C.成为DR的路由器不一定是网段内优先级(priority)最高且RouterID最大的。
- D.可以通过配置命令使一台路由器不可能成为DR
- A.数据包
- B.数据段
- C.帧
- D.块
- A.RAM的容量
- B.RAM和ROM的容量之和
- C.ROM的容量
- D.CD-ROM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