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OSPF属于IGP协议
- B.OSPF属于EGP协议
- C.OSPF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
- D.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
- A.主叫号码类型
- B.用户域名类型
- C.用户名类型
- D.接入号码类型
- A.HUB仅能支持端口单工通信
- B.交换机支持单工和全双工通信
- C.HUB的网络带宽和HUB的端口数量有关
- D.交换机级联数目是受限制的
- A.L2TP协议规定控制消息用于隧道和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以及传输控制。
- B.L2TP协议规定数据消息用于封装PPP帧并在隧道上传输。
- C.L2TP协议规定控制消息的传输是不可靠传输,数据消息的传输是可靠传输。
- D.L2TP协议规定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共享相同的报文头。
- A.Add
- B.Modify
- C.Notify
- D.ServiceChange
- A.当向IBGPPeers通告路由时,如学到此路由时就没有Local-Preference,则应把此属性设为“100”之后再发布给IBGPPeers;
- B.当向EBGPPeers通告路由时,如学到此路由时就没有Local-Preference,则应把此属性设为“100”之后再发布给IBGPPeers;
- C.当向IBGPPeers通告路由时,则不论原来的值为多少,一概不把该Local-Preference值加到自己发出的Update报文中去。
- D.当向EBGPPeers通告路由时,则不论原来的值为多少,一概不把该Local-Preference值加到自己发出的Update报文中去。
- A.PPP协议与其他链路层协议不同,既支持同步链路又支持异步链路,而如X25、framerelay等数据链路层协议只对同步链路提供支持
- B.具有各种NCP协议,如IPCP,IPXCP更好地支持了网络层协议
- C.具有验证协议CHAP、PAP,更好了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
- D.易扩充
- A.管理SSID只能用于维护WEB页面,不能上网
- B.管理SSID既能用于维护WEB页面,也能上网
- C.数据SSID用于上网,不能通过任何方式、任何账号访问WEB页面
- D.数据SSID用于上网,也能访问WEB页面
- A.源mac
- B.目的mac
- C.源IP
- D.目的IP
- E.认证
- A.距离越远速率越低
- B.不同使用环境(信号干扰、衰耗)下最大覆盖范围也不一样
- C.覆盖范围与天线类型及发射功率有密切关系
- D.802.11g的理论覆盖与802.11b的相同,比802.11a覆盖距离增加50%
- A.宽带上网
- B.VoIP
- C.IPTV
- D.CATV
- A.网络安全
- B.QoS管理
- C.带宽管理
- D.VPN管理
- A.248模块的内部异常
- B.数据包不可达
- C.MGC主动退出服务
- D.MG主动注销服务。
- A.语音接入
- B.ISDN
- C.ADSL
- D.EPON
- A.数据帧
- B.控制帧
- C.管理帧
- D.传输帧
- A.IGMP协议运行在网络层,IGMPSnooping运行在链路层
- B.IGMP协议运行在链路层,IGMPSnooping运行在网络层
- C.IGMP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用于跟踪、了解主机是哪些组播组的成员
- D.IGMPSnooping工作在二层交换机中,用于将组播报文在二层上进行有目的性转发
- A.驻入内存
- B.判断传染条件
- C.传染
- D.自我复制
- E.自我销毁
- A.SSIP
- B.ONUIP
- C.TID及RTP资源
- D.语音VLAN
- 19
-
以下哪些属于外线测试()
- A.频率响应测试
- B.DMT承载速率测试
- C.纵向平衡测试
- D.TDR时域反射测试
- A.10.0.0.128
- B.10.0.0.255
- C.10.0.0.191
- D.10.0.0.192
- A.A类
- B.B类
- C.C类
- D.D类
- A.同一冲突域,同一广播域
- B.同一广播域,不同冲突域
- C.同一冲突域,不同广播域
- D.不同冲突域,不同广播域
- A.信道
- B.MAC地址
- C.SSID
- D.设备序列号
- A.0.18dB
- B.0.36dB
- C.0.72dB
- D.0.90dB
- A.Transaction/Action/Command
- B.CommandTransaction/Action/
- C.Action/Transaction/Command
- D.Transaction/Command/Action
- A.建立链路
- B.封装多种协议
- C.把分组转变成信元
- D.建立连接
- A.arp–a
- B.arp–d
- C.showarp
- D.arpshow
- A.PING
- B.TFTP
- C.TELNET
- D.OSPF
- A.下行1244.16Mbit/s,上行155.52Mbit/s
- B.下行1244.16Mbit/s,上行622.08Mbit/s
- C.下行2488.32Mbit/s,上行1244.16Mbit/s
- D.下行2488.32Mbit/s,上行2488.32Mbit/s
- A.源地址
- B.下一跳
- C.目标网络
- D.路由权值
- A.可能破坏尚未存盘的文件
- B.可能破坏临时设置
- C.可能破坏某些程序的数据
- D.以上都对
- A.建立链路
- B.封装多种协议
- C.把分组转变成信元
- D.建立连接
- A.8Mbps和12Mbps
- B.8Mbps和24Mbps
- C.12Mbps和25Mbps
- D.12Mbps和12Mbps
- A.LLID
- B.VLAN
- C.GEMPORT
- D.T-CONT
- A.游戏软件常常是病毒的载体
- B.用杀毒软件将软盘扫描之后,该软盘就没有病毒了
- C.尽量做到专机专用或安装正版软件,是预防病毒的有效措施
- D.病毒在被激活之前,也可能会起干扰和破坏作用
- A.QAM
- B.CAP
- C.DMT
- D.以上都不是
- 37
-
物理层定义了()
- A.电器特性和机械特性
- B.MAC寻址功能
- C.IP路由与寻址
- D.面向连接可靠传输
- A.A类
- B.C类
- C.D类
- D.任意
- A.电信号
- B.比特流
- C.广播帧
- D.数据包
- 40
-
计算机的启动方式有()。
- A.热启动和复位启动
- B.热启动和冷启动
- C.加电启动和冷启动
- D.只能是加电启动
- A.IP地址
- B.端口号
- C.IP地址+端口号
- D.以上答案均不对
- A.Mw
- B.Db
- C.dBm
- D.dBW
- A.延迟
- B.抖动
- C.丢包
- D.漂移
- A.基于端口
- B.基于MAC地址
- C.基于协议
- D.基于物理位置
- A.HUB
- B.接入交换机
- C.网管服务器
- D.router
- A.物理层和链路层。
- B.链路层和网络层
- C.网络层和应用层
- D.其它
- A.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 B.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 C.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 D.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