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1
-
二层隧道协议主要有()。
- A.L2F
- B.L2F
- C.L2TP
- D.AAA
- A.相对于二层交换机和网桥来说,路由器具有更加复杂的功能
- B.相对于二层交换机和网桥来说,路由器具有更低的延迟
- C.相对于二层交换机和网桥来说,路由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数据转发功能
- D.路由器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二层交换机和网桥不能
- E.路由器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通信,二层交换机和网桥不能
- A.支持路由协议
- B.至少具备一个备份口
- C.到少支持两个网络接口
- D.协议至少要实现到网络层
- E.具有存储、转发和寻径功能
- F.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
- A.iproute129.10.0.16serial0
- B.iproute10.0.0.216 129.1.0.0
- C.iproute129.10.0.16 10.0.0.2
- D.iproute129.10.0.16 255.255.0.0 10.0.0.0
- A.报告TCP连接超时信息
- B.重定向UDP消息
- C.转发SNMP数据
- D.查找子网掩码
- E.报告路由更新错误信息
- A.DLCI是本地接口
- B.DLCI是由DCE侧分配的
- C.用户可用的DLCI范围是1-1007
- D.不同的物理接口可以配置相同的DLCI
- E.相同的物理接口可以配置不同的DLCI
- A.150.150.0.0
- B.150.150.0.8
- C.150.150.8.0
- D.150.150.16.0
- A.默认路由
- B.直接路由
- C.间接路由
- D.动态路由
- A.202.204.206.192
- B.10.1.7.7
- C.100.100.100.100
- D.150.150.150.150
- A.标准IPaccesslist
- B.IPXSAPfilterlist
- C.扩展IPaccesslist
- D.根据定义可以为任意情况
- A.拒绝服务
- B.口令入侵
- C.网络监听
- D.ip欺骗
- A.伪装成内部主机的外部IP欺骗
- B.外部主机的IP欺骗
- C.伪装成外部可信任主机的IP欺骗
- D.内部主机对外部网络的IP地址欺骗
- A.基于端口
- B.基于MAC地址
- C.基于协议
- D.基于物理位置
- A.TCP
- B.UDP
- C.ICMP
- D.SNMP
- A.报文交换技术
- B.分组交换技术
- C.文件交换技术
- D.电路交换技术
- A.IP地址
- B.端口号
- C.IP地址和端口号
- D.以上答案均不对
- A.255.255.255.0
- B.255.255.255.128
- C.255.255.255.192
- D.255.255.255.224
- A.DHCP
- B.SNMP
- C.PPP
- D.UDP
- A.1--1、2--2、3--3、4--4、5--5、6--6、7--7、8--8
- B.1--2、2--1、3--6、4--4、5--5、6--3、7--7、8--8
- C.1--3、2--6、3--1、4--4、5--5、6--2、7--7、8--8
-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 A.冲突域
- B.广播域
- C.管理域
- D.自治域
- A.生成树协议
- B.以太网流量控制
- C.生成VLAN标记
- D.基于端口的认证
- A.目前支持802.1q的交换机都支持QinQ
- B.支持QinQ的交换机,支持4K*4K个vlan
- C.灵活QinQ支持的vlan数量多于基本的QinQ支持的vlan数量
- D.QinQ就是VPLS另外一种说法
- A.IEEE802.1Q
- B.ISL
- C.VLT
- D.以上都可以
- A.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 B.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 C.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 D.不固定
- A.确保数据的传送正确答案无误
- B.确定数据包如何转发与路由
- C.在信道上传送比特流
- D.纠错与流控
- A.192.168.0.0/24
- B.192.168.100.0/20
- C.192.168.106.0/20
- D.192.168.96.0/20
- A.先局端,后用户端
- B.先网内,后网外
- C.先中心端,后分支端
- D.先中心局,后设备间
- A.6字节
- B.8字节
- C.16字节
- D.32字节
-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B.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 D.局域网层、广域网层、互联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