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双绞线
- B.粗同轴电缆
- C.细同轴电缆
- D.光缆
- A.星型
- B.环型
- C.总线型
- D.网型
- A.物理层
- B.会话层
- C.表示层
- D.应用层
- A.A类
- B.B类
- C.C类
- D.D类
- 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 B.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 C.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网型
- D.以太网、令牌网、FDDI和ATM网
- 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 B.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 C.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网型
- D.以太网、令牌网、FDDI和ATM网
- A.100
- B.30
- C.1024
- D.1024
- A.500
- B.185
- C.100
- D.2000
- A.本机IP地址
- B.网关IP地址
- C.子网掩码
- D.DNS服务器地址
- A.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
- B.局域网的互联标准
- C.局域网的令牌网标准
- D.以上都不是
- A.细缆
- B.粗缆
- C.双绞线
- D.光纤
- A.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高
- B.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
- C.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低
- D.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低
- A.256位
- B.128位
- C.32位
- D.64位
- A.光纤
- B.细缆
- C.屏蔽双绞线
- D.非屏蔽双绞线
- 34
-
在网络层传输的是( )。
- A.分组
- B.报文
- C.比特流
- D.数据包
- A.256位
- B.128位
- C.32位
- D.64位
- 36
-
在物理层传输的是( )。
- A.分组
- B.报文
- C.比特流
- D.数据包
- A.信息交换方式
- B.分类标准
- C.网络协议
- D.传输装置
- A.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数据
- B.数据流->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 C.数据->数据包->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
- D.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
- A.20
- B.21
- C.23
- D.25
- A.周期
- B.分片与重组
- C.封装
- D.服务类型
- A.1-3,2-6,3-1,4-4,5-5,6-2,7-7,8-8
- B.1-1,2-2,3-3,4-4,5-5,6-6,7-7,8-8
- C.1-2,2-1,3-6,4-4,5-5,6-3,7-7,8-8
- D.两台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 42
-
属于物理层的设备( )。
- A.交换机
- B.路由器
- C.中继器
- D.集线器
- A.10
- B.15
- C.16
- D.32
- 44
-
DNS的作用是( )。
-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 C.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
-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 A.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 B.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 C.是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 A.无连接的数据报
- B.无确认的数据报
- C.有确认的数据报
- D.虚电路
- A.A类
- B.B类
- C.C类
- D.不合法
- 48
-
HDLC是( )
-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
- B.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 C.面向字符计数的同步协议
- D.异步协议